香港城大成都研究院與香港應科院 簽署合作備忘錄

  • [香港,2020年12月2日] 為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四川省兩地產學研緊密結合,提升兩地科技成果轉化能力,促進兩地科學技術協同創新,共同打造科技創新高地和新興產業重要策源地,香港城市大學成都研究院(城研院)與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應科院/ASTRI)日前在香港城市大學(城大)舉行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

    時任城大副校長(研究及科技)兼城研院院長呂堅院士與應科院行政總裁周憲本先生代表雙方簽署合作備忘錄。

    應科院董事局主席及城大副校長(行政)李惠光工程師,太平紳士、城大副校長(研究及科技)楊夢甦教授、城大協理副校長(中國大陸事務)羅璇博士、應科院首席科技總監許志光博士、應科院首席營運總監司徒聖豪博士一同出席,見證簽署儀式。

    成都雙流區新經濟和科技局局長馬駿先生、副局長李吉先生、城研院副院長馮灝博士以及城研院相關人員亦採用視頻會議形式,見證簽署儀式。


    (前排左起) 周憲本先生、呂堅院士;(後排左起)司徒聖豪博士、許志光博士、李惠光先生、楊夢甦教授、羅璇博士、吳嘉雯女士。

    根據合作備忘錄,城研院與應科院將在通訊技術、人工智能及大數據和專用集成電路三大領域開展合作。未來,雙方計劃共建科研協作平台、定期舉辦專業領域學術論壇、共推雙方科研成果轉化,共育科技人才等,為深化川港兩地科技交流,加強川港兩地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互利共贏作出努力。

    雙方訂立的三年合作計劃,包括舉辦大型交流活動,向內地企業展示城大及應科院的科研成果,促進其科研成果商品化;在合適情況下,應科院和城大會聯合申請四川省科研項目;雙方亦計劃在城研院成立聯合實驗室或知識轉移中心。


    簽約儀式香港現場

    呂堅院士在致辭中指出,城大與應科院建立了穩固的科技合作關係,本次簽約是更深層次、更廣領域的合作發展,將為雙流區、成都市以至四川其他城市等,提供創新型、高品質的科技服務。為此,雙方強強攜手,互惠合作,真誠希望在此合作基礎上進一步密切聯繫,廣泛開展多領域、多層次的全面合作,共同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和深厚的友誼。

    周憲本總裁表示,此次簽約儀式是雙方深化合作的重要里程碑,標誌著雙方合作關係邁上了新台階,共同推進粵港澳大灣區與四川省產業、學界、科研機構緊密結合。應科院作為香港最大的政府資助應用科技研發機構,致力推動創新,以提升香港科技業界的競爭力及改善巿民的生活為使命,通過此次合作,應科院樂於將優質的科研成果帶給成都的企業,期待雙方聯手,取得更多的突破。周總裁非常感謝雙流區領導給予的支持,為城大、應科院和四川企業合作提供堅實後盾,期望大家一起努力,開拓進取,通過科研為國家發展作出貢獻。

    馬駿局長強調,此次合作深化了川港合作,加強了川港資源共享,對促進雙流區優勢產業鏈聚集、推動產城融合發展具有積極影響。雙流作為國家級天府新區、四川自貿試驗區、成都臨空經濟示範區的重要承載地,已成為幹事創業、投資發展的熱土,雙流區新科局將一如既往地做好服務保障,立足打造產業生態和政研發展共贏目標,全力搭建「川港合作
    橋樑,與各方共創美好明天、共贏美好未來。

    見證簽署儀式成都現場;(左起)李吉副局長、馬駿局長、馮灝博士、繆麗女士。

    合作背景

    城研院作為香港城市大學在內地的策略性發展平台之一,亦是香港城市大學在中國西部的第一個產學研合作平台,旨在搭建「港深蓉
    三地科技走廊,發揮「超級聯繫人
    作用,以吸引更多優質的粵港澳大灣區高端科技成果在蓉落戶。

    應科院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於2000年成立,其使命是透過應用科技研究,協助發展以科技為基礎的產業,藉此提升香港的競爭力。迄今為止,應科院已將750多項技術轉讓給業界,並於中國內地、美國及其他國家擁有850多項專利。

    應科院支持《施政報告》 歡迎推動香港及大灣區創新科技政策

  • [香港,20201126]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ASTRI)全力支持《行政長官2020年施政報告》,並歡迎當中有關在香港及大灣區發展創新科技的策略。

    應科院主席李惠光工程師,太平紳士表示:「我們對於特首提出多項帶領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政策感到鼓舞。作為香港最大的政府資助應用科技研發中心,應科院將繼續竭力進行具影響力的科研及作為重要的科技推動者,協助香港發展成為領先的智慧城市。」

    應科院在2000年由特區政府成立,其使命是透過應用研究協助發展以科技為基礎的產業,藉以提升香港的競爭力。

    應科院行政總裁周憲本先生稱:「我們歡迎和支持《施政報告》提出有關創新科技的策略,例如《香港智慧城市藍圖2.0》、「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推動智慧出行、建設網絡和進一步推動5G應用等等,這些都是令人振奮的舉措。應科院在有關範疇具備專業知識和經驗,我深信,我們對支持特區政府和創科生態系統達成這些目標,可以作出重大貢獻。」


    應科院的主要科技研發領域可歸納於五個技術部門,包括:人工智能及大數據;通訊技術;網絡安全、密碼及可信技術;集成電路及系統;物聯網感測技術。而技術研發主要應用在應科院的五項重點範疇:智慧城市、金融科技、智能製造、健康技術和專用集成電路。 

    過去多年,應科院培育了一批優秀的研究及技術人才,並憑著領先的科研成果、對工商界和社會的卓越貢獻,獲得眾多國際獎項。

    至今,應科院已將750多項技術轉讓給業界,並於中國內地、美國及其他國家擁有850多項專利。

    應科院優化智能寵物犬 能與長者聊天及提示服藥

  • [香港,20201122]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ASTRI)正為香港及大灣區長者研發可用粵語及普通話聊天的智能寵物犬,並計劃加入藍芽功能,協助長者按時服藥。智能寵物預計於明年起分階段推出市場,預料每個售價為港幣1500元以內,盼能在社區普及使用。合資格的本港安老及康復服務單位可向社會福利署申請「樂齡及康復創科應用基金」,利用資助購買。

     

    應科院於一連四天(11月18日至22日)樂齡科技博覽暨高峰會 2020」中介紹該智能寵物犬。

     

    應科院一直竭力透過創新科技幫助解決社會不同需要、提升市民生活質素。該智能寵物可陪伴和協助照顧長者,有助應對人口老化問題。

     

    負責此項目的應科院助理主任工程師邱一帆先生指出,應科院透過社會福利署的「樂齡及康復創科應用基金」,引入懂得以日語與長者談話的智能寵物犬,將其優化及本地化;會置入約 200 300 組粵語及普通話對話,讓其懂得「聆聽」本港及內地長者的說話內容,並作出回應,包括關心及問候主人、寒暄及撒嬌等。團隊明年初會與基督教信義會服務部合作,安排智能寵物犬陪伴數百名獨居及使用日間服務中心、社區中心和院舍的長者,以進一步了解本港長者需要,優化其談話內容。

     

    邱一帆表示,已經有企業計劃將智能寵物商品化,料明年中開始分階段在香港、大灣區及中國其他地方出售懂得與主人聊天的智能寵物犬。

     

    應科院又會進一步為智能寵物加入藍芽功能,邱一帆說:「照顧者只需透過手機應用程式輸入長者服藥時間,智能寵物犬便會按時提醒長者服藥及詢問他們是否已經服藥,再透過手機程式向照顧者匯報。」

     

    他又表示,其他機構日後可建基於應科院的應用程式介面,開發更多應用程式,及引入人工智能物聯網技術,加強智能寵物的功能,如持續紀錄和分析長者聊天時的反應和語速,幫助社工及家人了解其身體狀態。

     

     

    圖片說明

    SmartPet_01應科院助理主任工程師邱一帆先生期望智能寵物能在社區普及使用。


    SmartPet_02
    :應科院職員在「樂齡科技博覽暨高峰會 2020」中向參觀者介紹該智能寵物。

    應科院舉辦20周年Impact網上研討會  領袖分享灼見 推動創科發展

  • [香港,20201111]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今日舉辦20周年Impact網上研討會,多位卓越領袖探討創新科技的發展及影響,吸引眾多觀眾觀看。研討會圓滿結束,嘉賓的真知灼見為業界帶來啟示、為香港創科注入新動力。

    圖片說明:

    Photo_01:(左起)應科院行政總裁周憲本先生、創新及科技局常任秘書長蔡淑嫻女士、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先生、應科院主席李惠光工程師及創新科技署署長潘婷婷女士主持Impact研討會開幕儀式。

    Photo_02: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先生為應科院Impact網上研討會致開幕辭。

    應科院舉辦20周年Impact網上研討會 匯聚卓越領袖 探討創科發展

  • [香港,2020115]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 於本月11日舉辦Impact網上研討會,邀請卓越領袖探討創新及短期內和長遠對香港的影響同時探討全球疫情影響下,創科可如何即時改港人生活

    研討會設四節專題演講及六場小組討論,由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先生,大紫荊勳賢,GBSMH太平紳士應科院主席李惠光工程師,太平紳士致開幕辭及歡迎辭。專題演講者包括香港科學院創院院長徐立之教授大紫荊勳賢,GBS太平紳士香港科技大學工學院教授李澤湘教授;港鐵行政總裁金澤培博士;行政會議成員兼基督教靈實協會行政總裁林正財醫生SBS太平紳士

    小組討論環節將環繞金融科技、5G、智慧城市科技、智能製造、健康技術和區塊鏈等創新科技,如何香港保持繁榮和越趨成功全球創科業人才短缺,者亦會討論如何培育創科人才,令香港的勞動力發展為以科技為本,並保持此優勢。

    應科院行政總裁周憲本先生指:2019冠狀病毒病引起廣泛影響,經濟受沉重打擊,全球各地的運作被打亂,消費者和企業深受困擾;我們對科技創新的需要從未如此逼切。科技業界在極短時間內克服了重重挑戰,協助企業和各經濟體利用創新科技應對這前所未有的難關。不過,前仍有無數挑戰,人類該如何與科技連繫及善用科技?這議題從未如此重要及逼切。我們舉辦Impact網上研討會是希望提供一個平台,讓各位卓越領袖聚首一堂,探討科技發展,以及未來創新科技能如可令社會更智能化、更安全及更有效率地運作

    如欲報名參加Impact網上研討會查詢更多有關資訊,請瀏覽https://astri-impact.scmp.com

    應科院發表《中小微企業替代信貸評估》白皮書

  • [香港,2020年11月2日]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應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委託,於今日發表《中小微企業替代信貸評估》白皮書,闡釋如何運用金融科技收集和利用替代數據,以評估借款人的信貸質素,從而擴大銀行中小微企融資服務的規模和提升企業獲得融資的機會。

    全港逾98%的商業機構屬中小微企,它們僱用約46%的私營機構僱員。然而,這些企業缺乏財務資料,銀行為其進行信貸評估和監測相關程序的成本甚高,令許多中小微企申請銀行貸款時面對重重挑戰。

    應科院行政總裁周憲本先生指:「透過計算違約概率評估企業信貸質素的傳統方法,置中小微企於不利的處境。這些企業可能依賴線下或現金交易,會計賬簿或許並非很整齊有序;惟一旦急需資金以繼續營運、否則可能短時間內便面臨破產時,申請貸款和等候批核卻每每需時數星期,這對它們已足以『致命』。」

    金管局總裁余偉文先生表示,在全球各地,規模較小的企業也往往難以獲取融資:「中小微企在經濟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金融科技有助降低信貸成本和提升信貸風險的管理,被視為可協助企業獲取信貸的重要工具。在業界和社會的支持下,香港具備推動金融科技發展的條件。」

    白皮書闡述了香港可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從不同來源獲取各種數據,藉以評估中小微企的信貸質素;這些數據包括現金流、銷售點交易記錄、公用事業費用的帳單,以至載於網上會計程式的資料等。

    白皮書亦列出處理替代數據以進行信貸評估所需的技術,並建議為本港銀行和替代數據提供者建立一個有效的替代信貸評估生態系統,以處理數據管理、信貸評估自動化和監測事宜。白皮書亦就此生態系統持份者需採取甚麼步驟以支持有關方案提出建議。

    白皮書為香港採用替代信貸評估勾劃了路線圖,建議在三個範疇發展。首先,政府持續支持、並透過提升基礎設施促進數據分享,對確保替代數據的供應發揮重要作用。此外,須不斷發展創新的機器學習模型,以加強模型驗證、相關性能、公平性和數據可解讀性,並保障數據私隱。最後,設立一個中央數據共享平台有助優化生態系統,加快本港銀行採用替代信貸評估。

    周先生補充,「本白皮書旨在推動香港銀行採用替代信貸評估,以協助中小微企融資,及協助銀行擴大中小微企融資服務的規模。擬引入替代信貸評估的銀行,可以此作為基礎藍圖。」

    按此 閱讀白皮書全文(只有英文版本)。

    應科院宣布委任新董事

  • [香港,2020年10月20日]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今日宣布委任五名新董事,任期由二零二零年十月二十一日至二零二二年十月二十日。新任董事包括:

    • 李治緯先生
      Application Technology Company Limited行政總裁
    • 馬衡先生
      科控資本企業合伙Managing Partner 
    • 吳民卓博士
      信佳國際集團有限公司首席技術總監
    • 戴劍寒博士,工程師
      IBM傑出工程師
      IBM全球創新網絡香港區首席科技專家
    • 湯達熙先生
      喬立本廖依敏律師行管理合夥人

     

    五位現任董事周世強先生、莊子雄先生、林德華教授、林文怡教授及王賢敏女士獲再委任為應科院董事,任期為二零二零年十月二十一日至二零二二年十月二十日。

     

    此外,五位現任董事陳珊珊女士、邱達根先生、鄺志強先生,太平紳士、林曉鋒博士,工程師及羅國威博士,將於二零二零年十月二十一日起離任。

     

    應科院董事局主席李惠光工程師歡迎董事局加入新成員,並感謝即將離任的成員。他表示:「應科院董事局和科研人員過去二十年努力不懈,成就本院在多個創科領域贏得領導地位,包括5G通訊、半導體技術、金融科技、健康技術、智慧城市、智能製造等,即使在疫情下,我們仍堅持努力,繼續各項科研工作。我們深信應科院的科研成果,可以幫助香港社會從疫情中復甦並回復生氣。我希望在此感謝陳女士、邱先生、鄺先生、林博士及羅博士過去對應科院的寶貴貢獻,並歡迎李先生、馬先生、吳博士、戴博士及湯先生加入董事局。我期待跟他們攜手協力,繼續透過創新及應用科技,為香港締造更美好的未來。」

     

    從二零二零年十月二十一日起,應科院董事局組成如下:

    主席

    李惠光先生,太平紳士,工程師

     

    董事

    陳俊光教授
    鄒金根先生
    周世強先生
    莊子雄先生
    夏勇權先生,銅紫荊星章
    何偉中先生
    林德華教授
    李治緯先生
    林文怡教授
    劉安庭先生
    馬衡先生
    吳漢瑜先生
    吳其彥教授,工程師
    吳民卓博士
    戴劍寒博士,工程師
    湯達熙先生
    王賢敏女士
    (按英文姓氏次序排列)

     

    官守董事

    蔡淑嫻女士,太平紳士,創新及科技局常任秘書長
    潘婷婷女士,太平紳士,創新科技署署長

     

     

    關於應用科技研究院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於2000年成立,其使命是透過應用科技研究,協助發展以科技為基礎的產業,藉此提升香港的競爭力。應科院的主要科技研發領域可歸納於五個技術部門,包括:人工智能及大數據、通訊技術、網絡安全、密碼及可信技術、集成電路及系統、物聯網感測技術。而技術研發主要應用在應科院的五項重點範疇:智慧城市、金融科技、智能製造、健康技術和專用集成電路。 

    多年來,應科院培養了一批研究及技術人才,並以其前瞻性創新及傑出商業及社區貢獻而屢獲國際殊榮。迄今為止,應科院已將750多項技術轉讓給業界,並於中國內地、美國及其他國家擁有850多項專利。

    如欲查閱更多信息,請瀏覽www.astri.org

     

    媒體聯絡:

    蔡瑤
    經理(公共事務及傳訊部)
    電話:+852 3406 2506 / +852 9166 6522
    電郵:[email protected]

    「推動5G 智聯未來」 應科院在2020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展示先進5G技術

  • [香港,2020年10月15日]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ASTRI)於2020年10月14日至16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PT EXPO China 2020)上展示其尖端的5G技術組合。

     

    應科院以「推動5G 智聯未來」為主題,展示其技術和創新,以協助增強香港、大灣區及全球企業的競爭實力。這些技術包括:

     

    •  5G開放式無線電接入網絡(O-RAN)解決方案
    •  工業物聯網應用
    •  5G OpenUPF
    •  突破性的Terabit 5G獨立組網核心網絡
    •  AR智能維護
    •  物聯網區塊鏈
    •  5G智慧出行解決方案

     

    應科院行政總裁周憲本先生表示:「我們的技術和創新必須滿足社會的實際需求。我們很高興有機會在今次的展覽會展出應科院多項具開創性的技術,展示我們的研究領域和影響力。」

     

    2020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主辦,是亞洲最大、最具影響力的信息和通信技術(ICT)活動之一,旨在探討下一代技術在各種行業中的影響以及市場趨勢。去年,該活動有超過81,000名與會者,並接待了400多家參展商。

     

    應科院通訊技術副總裁莊哲義博士說:「我們的5G網絡解決方案完全符合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GPP)標準,且價格低廉。它可以用於新的應用場景,包括專用網絡、車聯網、工業互聯網和手機OS雲化等,並通過有價值的服務將5G快速推向市場。」

     

    應科院的5G O-RAN解決方案是一種端到端5G網絡解決方案,符合3GPP標準。由於可靈活應用、成本低及便於部署,為業界解決一直以來因成本高昂難以充份利用5G網絡的問題。應科院開發的工業物聯網應用解決方案包括實時定位和地圖佈局(SLAM)功能,以及用於5G工業自動導引運輸車(AGV)的機器人導航軟件。

     

    中國移動的5G OpenUPF支持網絡邊緣實現開放靈活的5G部署,並推動垂直應用。應科院是首批加入OpenUPF計劃的成員之一。

     

    英特爾和應科院一直在5G技術開發方面密切合作,包括5G核心網絡、O-RAN開發、5G OpenUPF和車聯網基礎架構技術。雙方合作優化了軟件和硬件設計,以實現可擴展的5G UPF。2020年初,雙方曾合作突破性地實現5G UPF數據吞吐量超過1Tbps。

     

    中信國際電訊(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和應科院共同推出了AR智能維護解決方案,旨在提升現場工程師的操作和維護流程。應科院還開發了創新的物聯網區塊鏈平台,實現大量物聯網數據的安全、實時商用。

     

    聯想(北京)有限公司與應科院亦共同展示5G智慧出行解決方案,結合超低延遲C-V2X通信和5G邊緣計算,可提高道路安全性和交通效率。

     

     

    關於應用科技研究院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於2000年成立,其使命是透過應用科技研究,協助發展以科技為基礎的產業,藉此提升香港的競爭力。應科院的主要科技研發領域可歸納於五個技術部門,包括:人工智能及大數據、通訊技術、網絡安全、密碼及可信技術、集成電路及系統、物聯網感測技術。而技術研發主要應用在應科院的五項重點範疇:智慧城市、金融科技、智能製造、健康技術和專用集成電路。 

    多年來,應科院培養了一批研究及技術人才,並以其前瞻性創新及傑出商業及社區貢獻而屢獲國際殊榮。迄今為止,應科院已將750多項技術轉讓給業界,並於中國內地、美國及其他國家擁有850多項專利。

    如欲查閱更多信息,請瀏覽www.astri.org

     

    媒體聯絡

    蔡瑤
    經理(公共事務及傳訊部)
    電話:+852 3406 2506 / +852 9166 6522
    電郵:[email protected]

     

    應科院在2020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上展出多項具開創性的技術,包括物聯網 區塊鏈平台。
    應科院人員在展覽會上為來賓介紹其尖端5G技術。

    應科院與中信國際電訊CPC攜手顛覆客戶體驗 共同研發糅合擴增實境技術的操作及維護方案

  • [香港, 2020年9月24日]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應科院」)與中信國際電訊集團有限公司全資擁有的中信國際電訊(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中信國際電訊CPC」)推出一項共同研發的擴增實境(AR)解決方案,顛覆前線工程師的操作及維護流程。該項解決方案名為“DataHOUSE AR千里眼“ 遠程維護服務(「AR Remote Hand」),運用可穿戴式AR技術,推動系統維護和故障排除工作邁進新時代,讓中信國際電訊CPC 的前線工程師及客戶大大減省在進行相關工作時所需的時間及成本。

     

    AR千里眼服務透過AR智能眼鏡,從後台系統把實時訊息、故障排除記錄、圖像及加密數據,串流傳送予前線工程師及系統維護人員,使他們毋須暫停工作以便用流動電話或手提電腦聯絡後勤支援人員,又或是翻閱操作手冊或諮詢文件,使生產力躍升高達五成。AR千里眼服務為前線工程師提供平視顯示系統,可在系統安裝、維護或排除故障時看到實時遠程影像,加快工作進程。

     

    AR千里眼服務可讓遍佈世界各地的前線工程師在複雜技術環境中,克服要應對多種語言和技能需求的挑戰,以更高效率及更具經濟效益的方式處理系統安裝和維護問題,提升客戶滿意程度。 特别在非常時期,例如2019冠狀病毒 (COVID-19) 疫情期間,更有助中信國際電訊CPC 的客戶及員工保持個人安全。中信國際電訊CPC為了保障員工安全,同時必須確保基建服務的可用性,以及服務操作和維護的正常運作,其全球遠程服務支援團隊已在中國內地的數據中心率先使用“DataHOUSE AR千里眼”遠程維護服務,確保各地區客戶的業務運作暢順。

     

    應科院行政總裁周憲本指出:「應科院與中信國際電訊CPC的策略合作,正展示了我們成功將新一代科技和實際的應用連結起來,為人類及社會帶來無窮裨益;是次的科研成果更為香港企業帶來全新智能的行業應用及現場和前線服務的管理方案。我們的應用科技研究能有效提升中信國際電訊CPC的客戶體驗及工作效率,讓企業的業務運作變得更靈活,特別在2019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其成效尤其顯著,我們深感高興。作為創新及科技的橋樑,應科院將繼續透過技術轉移和商業化,創造經濟效益和改善民生,以構建更智能化和更安全的香港。」

     

    中信國際電訊CPC行政總裁李炳智表示:「我們很高興看到與應科院攜手進行的策略合作項目取得美滿成果,推出“DataHOUSE AR千里眼”遠程維護服務。這個合作項目為我們一系列的託管服務加入強大元素,大大提升客戶體驗,並顛覆整個行業的操作和維護服務流程。 “DataHOUSE AR千里眼”遠程維護服務是我們利用AR智能操作及維護技術應用於數據中心的場景,而這亦只是第一步,我們期望可以集合更多創新思維,開拓更多嶄新應用場景,為客戶帶來更多,更新,更佳體驗。」

     

    在該合作項目中,應科院專責開發軟件平台及根據不同場景度身訂造相關方案,而中信國際電訊CPC則充分運用他們在處理多種不同場景和應用情況的商業案例經驗,提供相關資訊及意見,使這個方案能應對不同行業的企業客戶需要。是次共同研發的解決方案在服務交付和遠程檢視及溝通能力方面提供眾多優勢,當中包括:

     

    • 盡在掌握 – AR導向的系統安裝、維護及故障排除:憑著AR千里眼,前線工程師可以識別任何有指定二維碼的設備,並查看從後台系統串流傳送的實時訊息、故障排除記錄、圖像及已加密的數據。前線人員更可以利用AR智能眼鏡來查看備有清晰步驟的虛擬指南,甚至是立體的工作手冊,而毋須因為要在手提電腦或實體工作手冊查看資料而中斷工作。

     

    • 一目了然 – 歷年記錄檢視及分析:利用預設程序(例如手勢),現場工程師可以檢視設備的歷年記錄(例如客戶網絡流量或雲端處理器的使用狀況),藉此加快數據分析及故障排除速度,減少停機時間與成本。

     

    • 緊密聯繫 – 與後勤支援人員無縫協作:前線工程師過往通常以電郵或電話來聯絡後勤支援人員,難以具體描述故障實況。隨著這個創新方案的推出,消除了距離和語言的障礙;後勤工程師現可透過AR控制台看到前線工程師現場串流傳送的實時影像,大大提升工作的速度和品質,而其效能強大的視像會議功能亦能為工程師提供即時支援,促進全球操作及維護團隊之間的場外協作。後勤工程師亦可經由3D AR標籤,給予前線工程師清晰指引。 

     

    在一些特殊情況下,例如在疫情持續期間,企業的資訊科技人員難以親赴數據中心管理所需設備。中信國際電訊CPC的DataHOUSE AR千里眼服務利用最先進的AR科技,並配以AR智能眼鏡,可供客戶用作遠程監控及協作。借助該解決方案,客戶不僅可身處辦事處或其他地點透過AR控制台即時查看數據中心設備的實況,亦能即時向中信國際電訊CPC的前線工程師發出指引,在毋須置身數據中心的情況下,亦可妥善解決其設備問題。

     

    中信國際電訊CPC首席信息及創新總裁鄺偉基說:「中信國際電訊CPC以不斷創新為己任,致力提升客戶體驗。我們計劃將AR千里眼服務進一步擴展,成為可以供不同行業客戶使用的產品,並將可以支援的設備名單擴大。隨著我們努力不懈以提供更智能化的設備故障診斷方案,在AR眼鏡中加入人工智能(AI)應用將是下一發展里程。舉個例子,當前線工程師透過AR智能眼鏡查看出現問題的設備狀況時,AR智能眼鏡上會顯示導致問題的多個潛在原因,每個原因會根據它們引發問題的機會,而以百分率來評級。」

     

    -完-

     

    應科院簡介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 (應科院)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於2000年成立,其使命是透過應用科技研究,協助發展以科技為基礎的產業,藉此提升香港科技產業的競爭力。應科院的研發策略主要應用於五大範疇,包括智慧城市、金融科技、智能製造、健康技術以及專用集成電路。

    應科院的主要科技研發領域可歸納於五個技術部門,當中包括﹕人工智能及大數據、通訊技術、網絡安全,密碼及可信技術、集成電路及系統及物聯網感測技術。

    應科院致力研發應對產業、機構和社區需求的技術及培育科研人才,以創造經濟效益和改善民生。至今,應科院已將750多項技術轉移至業界,並同時於中國、美國等地擁有超過850項專利技術。請瀏覽www.astri.org獲取更多資訊

     

    中信國際電訊CPC簡介

    中信國際電訊(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中信國際電訊CPC」)是中信國際電訊集團有限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香港交易所股份代號:1883),公司一直矢志透過先進技術及旗艦解決方案,包括TrueCONNECT™專用網絡服務、TrustCSI™信息安全解決方案、DataHOUSE™全球統一雲數據中心解決方案及SmartCLOUD™雲端運算解決方案,為全球跨國企業提供可高度擴展的客制化方案,以滿足他們特定的ICT需求。 

    中信國際電訊CPC的服務遍及全球,不論在東、西方地區均有在地優勢,成為領先的「服務在地,連接全球」的信息技術方案伙伴,真正實踐了「創新‧不斷」的服務理念。作為數碼世界賦能者,公司致力推動數碼化,在主要市場積極發展信息技術,將人工智能、擴增實境、大數據,物聯網和其他尖端新興技術的強大潛力轉化為企業客戶的實際價值,持續為他們的業務發展帶來更高的生產力、靈活性及成本效益,最終達致全球數碼化。

    作為香港首個獲得ISO 9001、14001、20000、27001 及27017 ICT服務相關認證的服務供應商之一,中信國際電訊CPC業務版圖覆蓋全球,包括部份亞洲、歐洲及美國高增長市場的地區;超過140個網絡服務據點、18個雲服務中心、30個以上的數據中心及2個全天候的安全運作中心,承諾給予客戶最優質的服務。請瀏覽www.citictel-cpc.com獲取更多資訊。

     

    查詢詳情,請聯絡:
    公共事務主管郭麗賢
    電話:+852 3406 0375
    電郵:[email protected]

     

    (左) 中信國際電訊CPC行政總裁李炳智先生及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行政總裁周憲本先生宣布推出一項共同研發的擴增實境(AR)解決方案 ──「DataHOUSE AR千里眼」 遠程維護服務,顛覆前線工程師的操作及維護流程。

     

    (左起)中信國際電訊CPC首席信息及創新總裁鄺偉基先生、中信國際電訊CPC行政總裁李炳智先生、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行政總裁周憲本先生、及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首席科技總監許志光博士拍照慶賀策略合作和利用擴增實境技術的操作及維護方案成功。

     

    「DataHOUSE AR千里眼」服務滿足客戶對託管服務的日增需求,以管理數據中心日趨複雜和多元化的設備;更可讓遍佈世界各地的前線工程師在複雜技術環境中,克服要應對多種語言和技能需求的挑戰,以更高效率及更具經濟效益的方式處理系統安裝和維護問題,提升客戶滿意程度。

    應科院與香港大學簽署協議 承諾共同培育未來金融科技人才

  • [香港,2020年9月14日]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與香港大學於今天簽署合作備忘錄,承諾致力培育未來金融科技精英。

     

    應科院將與香港大學共同發展科技專才訓練計劃(Technology Oriented Practitioner program),以半工讀模式,向香港大學理學碩士課程(金融科技與數據分析)最多30名一年級生提供,為期九個月的全職工作,參與應科院多項金融科技相關的實務工作,包括安全的訊息共享平台、信用評估及分析器開發、適用於暗網的安全框架及用於風險管理的AI主導數據分析平台。

     

    創新科技署署長潘婷婷女士,JP出席了活動,於香港大學見證了雙方簽署合作備忘錄。

     

    應科院行政總裁周憲本表示:「我們致力成為學術界與業界人才培訓的橋樑。實習機會是課程中的重要一環,我們很高興能為香港未來的人才提供機會,讓他們獲取寶貴的工作經驗。」

     

    他補充:「取得金融科技領域的全球領導地位,對香港未來的成功極其重要,這亦是香港在大灣區的重要定位。我們充分利用香港的獨特優勢,培訓未來人才的發展作出貢獻。」

     

    港大工程學院院長趙汝恒教授說 :「金融科技發展迅速,我們的計算機科學系最近開辦的金融科技學士以及將於2021開設的全新跨學科金融科技與數據分析碩士課程,均為培育未來金融科技人才而設。我們希望透過是次工作─學習計劃,讓學生獲取實際經驗,共同促進金融科技在香港及區內的發展。」

     

    此科技專才訓練計劃是應科院致力培育創新科技與金融科技人才的眾多計劃之一。應科院與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於2016年合作推出「金融科技人才培育計劃」,培育香港未來的銀行、金融與商業人才,維持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在過去四年,逾500人參加了該計劃,在金融機構或科技公司實習。今年申請人數更高達1,400人,數字為去年的兩倍。

     

    應科院「大學顧問委員會」與透過與本港多間大學合作、建立策略性夥伴關係,讓知識得以傳承,學生的潛能得到充分發揮。

     

    本月初,應科院推出「畢業生人才培育計劃2020」,為畢業生提供全職工作,並有機會與優秀的研究人員緊密合作。應科院亦與香港科技園及分子區塊鏈中心合作,提供為期三個月的「區塊鏈培育計劃」。今年的暑期實習計劃,已培育了來自15所本地與海外大學共42名學生。

     

    關於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於2000年成立,其使命是透過應用科技研究,協助發展以科技為基礎的產業,藉此提升香港的競爭力。應科院的主要科技研發領域可歸納於五個技術部門,包括:人工智能及大數據、通訊技術、網絡安全、密碼及可信技術、集成電路及系統、物聯網感測技術。而技術研發主要應用在應科院的五項重點範疇:智慧城市、金融科技、智能製造、健康技術和專用集成電路。

     

    多年來,應科院培養了一批研究及技術人才,並以其前瞻性創新及傑出商業及社區貢獻而屢獲國際殊榮。迄今為止,應科院已將750多項技術轉讓給業界,並於中國內地、美國及其他國家擁有850多項專利。

     

    如欲查閱更多信息,請瀏覽www.astri.org

     

    關於香港大學工程學院
    工程學院成立於1912年,是香港大學的創始院系之一。自成立以來,該學院緊貼工程界的發展步伐,站在工程學研究的最前端,並逐漸發展成為全港最具規模的工程學院,透過轄下五大學系,提供高質素的學士、碩士及研究院課程,為各工程專業培訓頂尖人才。工程學院旨在透過全方位的教育,使學生不但修習尖端技術的知識,更培養他們積極和多角度思維、卓越的語文能力與社交技巧、創新思維,令畢業生擁有不凡的國際視野和秉持終身學習的態度,及恪守專業誠信等優秀個人屬性。網址: https://engg.hku.hk

     

    媒體聯絡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

    吳嘉宜
    經理(公共事務及傳訊部)
    電話:+852 3406 2536
    電郵:[email protected]

    香港大學

    尹慧筠
    高級經理(傳媒)
    傳訊及公共事務處
    電話:(852) 2859 2600
    電郵:[email protected]

     

    香港大學工程學院院長趙汝恒教授(左)與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行政總裁周憲本先生簽署合作備忘錄,以開展科技專才訓練計劃,並由創新科技署署長潘婷婷女士, JP見證。

     

    (左起) 香港大學的姚兆明教授、鄒錦沛博士、林德華教授、趙汝恒教授;創新科技署署長潘婷婷女士, JP,及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的行政總裁周憲本先生、許志光博士和司徒聖豪博士參與開展科技專才訓練計劃之簽署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