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科院揚威「亞洲創新發明展覽會」 – 香港 勇奪十大獎項

  • [香港,2023年12月8日]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於第三屆「亞洲創新發明展覽會」- 香港中榮獲十個獎項,包括「評審團嘉許金獎」、「日內瓦發明一等獎」、兩項「金獎」,以及六項「銀獎」。

    應科院董事局主席李惠光工程師指出,比賽匯聚香港及來自鄰近國家及城市逾110項創新發明,應科院能夠脫穎而出實在殊不容易。他表示:「我們很榮幸得到眾多專家評判肯定應科院的科研實力,以及相關項目落地應用的發展潛力。應科院將會繼續與持份者及合作夥伴緊密合作,促進科硏成果轉化,助力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創科中心。」

    應科院行政總裁葉成輝博士欣悉應科院於是項國際創科盛事中取得佳續,並為獲獎者送上祝賀。他說:「應科院在高質量研究和科技創新方面表現優秀,全賴科研團隊努力不懈。作為香港最具規模的研發中心,應科院積極完善整個科研生態圈的發展,推動政產學研協作。繼往開來,我們全力支持科研團隊發揮創意研發更多智慧科技,並透過知識技術轉移回饋社會。」

    今屆的獲獎項目涵蓋智慧城市、智能家居、金融科技、數碼健康、智能交通及新型工業化等領域。獲得「評審團嘉許金獎」及「日內瓦發明一等獎」的「智能非接觸式機械人充電」項目,由張俊杰及沈德諾研發,可應用於智慧生產,有效提升成本效益和生產力。應科院完整得獎名單如下:

    獎項 得獎者 得獎項目簡介
    評審團嘉許金獎

    日內瓦發明一等獎

    張俊杰

    沈德諾

    智能非接觸式機械人充電 (SCRC):適用於工業機械人的高效率及緊密無線充電平台

    SCRC是最先進的工業機械人無線充電平台,它的電網到整流器能源效率高逾90%,有效充電距離長達10厘米,並具備容許充電位置偏差的功能,是全自動24×7運作智慧生產的綠色智能充電方案,有效提升成本效益和生產力。

    金獎 來雲鶴

    劉映雪

    超透鏡賦能紅外線成像系統及其自動化設計工具

    超透鏡及其自動化設計工具能統一紅外線光學系統設計流程,亦可為客戶提供一次成型可用於量產的加工流程。此外,在加工過程中減少浪費紅外線光學材料,並為行動裝置的光學結構節省更多空間。

    金獎 招溢利

    張玉賢

    適用於智慧城市和農村通訊基礎設施的 5G 多跳回程解決方案

    這項創新發明透過解決通訊基礎設施設計和支援技術,滿足智慧城市和農村地區靈活且經濟高效的5G網絡部署需求。它透過高資料速率和自組織無線技術,實現無線多跳回程鏈路,並以網路編碼技術減少多跳回程鏈路累積錯誤。

    銀獎 喻未文

    劉燦

    全景掃描激光雷達

    透過FPGA加速的閾值取樣波形數字化(TSWFD)技術,實現高精準度和高速度全景掃描,適用範圍包括室內建築、智慧物流,以及室外建築3D重建、智能燈柱等。

    銀獎 陳建龍 光學防偽標籤

    此光學防偽標籤具備多項特點,包括:高精準度納米結構、獨特的光學設計、光學數碼加密資料等,並可按需訂製。它採用卷對卷納米壓印技術,有效降低量產成本。

    銀獎 張瑞蓬

    楊啟榮

    適用於大型綠色建築的先進直流照明系統

    創新的高效照明系統,適用於大型綠色建築。此先進系統採用了應科院的直流電源轉換、保護和雲端監控技術,以確保最佳效能。它非常適合與光伏發電和電池儲存整合,有助實現零碳直流供電,並可節省逾20%的能源及電費。

    銀獎 張建軍

    董亮

    面向新型工業化的5G時間敏感型通訊

    此項突破性發明透過兩種創新的時間同步方法,實現5G網絡接近實時通訊。與傳統的5G網絡不同,這項創新技術可提供超低抖動及高吞吐量的傳輸,特別適合應用在醫療保健、自動化生產和智慧交通等時間關鍵的範疇上。

    銀獎 李卓炫

    徐靜儀

    用於生成虛擬化身的方法及裝置

    隨着人們對時尚愈感興趣,他們正尋求創新方法來創建精準反映自身形象的獨特化身。我們的發明提供解決方案,允許使用者透過混合不同個體的臉部和聲特徵來客製化虛擬化身,並能調整每個特徵所佔比重,讓他們按個人喜好細緻微調頭像。

    銀獎 陳日宏

    黃漢強

    多頻超聲波微探頭裝置的影像處理方法

    此方法利用支援雙微型超音波探頭和三微型超音波探頭的嵌入式GPU硬體平台,並預先處理模組中的動態濾波器和後處理模組中的小波成像融合演算法,令這項創新技術不僅提高影像質量,還降低了整體系統成本,讓中小型醫院和診所更容易具備超聲波內窺鏡診斷的能力。

    第三屆亞洲創新發明展覽會-香港由香港出口商會與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主辦商Palexpo合辦,旨在展示表彰創新理念及發明成果,弘揚創新精神。評判團由30多位業界專家組成,選出逾40獎項,包括大獎、日內瓦發明大獎、創投大獎、IFIA大獎,以及金、銀、銅獎項。

    應科院於第三屆亞洲創新發明展覽會-香港中榮獲10個科研獎項。

    應科院行政總裁葉成輝博士欣悉應科院於是項亞洲創科盛事中取得佳續,並為獲獎的科研團隊送上祝賀。

    應科院獲得「評審團嘉許金獎」及「日內瓦發明一等獎」的「智能非接觸式機械人充電」項目,可應用於智慧生產,有效提升成本效益和生產力。

    應科院與房屋局簽訂合作備忘錄 善用創新科技應對房屋挑戰

  • [香港,2023年11月14日]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今天與房屋局簽署合作備忘錄(備忘錄),建立策略夥伴關係,共同探索創新科技解決方案,提高建造安全及效率、優化物業管理流程。

    在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女士、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房屋局副局長戴尚誠先生及應科院主席李惠光工程師見證下,由房屋局常任秘書長/房屋署署長羅淑佩女士及應科院行政總裁葉成輝博士簽署合作備忘錄,攜手善用創新科技,為建築及物業管理帶來解決和優化方案。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女士表示:「房屋局一直積極尋求採用先進科技及創新思維,以提高施工安全及效率,並優化物業管理工作。憑藉應科院豐富的研發及應用經驗,與房屋局聯合展開技術研究,再加上各界攜手合作,相信由建築施工、屋邨管理,以至客戶服務等方面的質素及效率都會有所提升。」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說:「創新科技及工業局樂見房屋局積極運用創新科技方案,並將其融入到房屋建造和管理的各個層面,致力讓香港成為一個更宜居的城市。憑藉應科院在香港及內地的多項科研成果轉化的豐富經驗,結合房屋局提供的多元化應用場景,將有助促進跨行業合作以加速科研轉化,為香港房屋的創科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和面貌。」

    應科院董事局主席李惠光工程師稱:「是次應科院與房屋局合作,為香港建築及物業管理發展揭開新一頁,亦有助5G通訊、物聯網、人工智能、光學傳感等嶄新技術落地應用,這些創新科技不僅可以提高建築效能和質量,提升工人及地盤安全,還可以節省能源和資源,減少對環境的影響,並為香港與內地智慧城市的協同發展注入新動力。」

    應科院行政總裁葉成輝博士表示:「我們很高興能夠和房屋局共同以創新科技和思維,為市民建造更宜居的環境,優化屋宇管理服務。面對未來的住屋需求,借助建築和物業管理科技,可將複雜的任務化繁為簡,節省勞動力,同時更精準及安全地完成任務,因此我相信此次的合作潛能無限,透過房屋局提供的應用場景,我們可將技術拓展至內地,面向國際市場。」

    《2023施政報告》提出建設宜居、智慧和環保之都的願景。當中,以房屋委員會將在明年揀選的智慧屋邨作為試點,引入創新科技協助日常屋邨管理和智慧屋邨的實施。是次應科院與房屋局簽訂合作備忘錄,將促進有關創新科技發展,而首批展開研究的技術將包括:

    創新組裝合成建築(MiC)精準定位—透過智慧光學傳感,定位追蹤、邊緣人工智能等技術,並運用動態視覺感測器提供的資料作即時數據分析,計算出MiC安裝的精準位置。此技術能在極端環境運行,減少了體力勞動工序,亦提高地盤的安全性。

    5G遠程起重機控制系統—在地盤部署低延遲及可靠的5G私人網絡,配合先進物聯網技術,可連接大量器械及設備,並遠程式控制起重機,實時安全監控和進展追蹤,有助減低工人安全風險,及提高起重機任務準確性。

    通用人工智能電梯預測性維護系統—利用人工智能對物聯網數據進行分析, 獲取電梯運行數據模式以有效預測電梯故障。此系統與各製造商的電梯相容,並通過遠程實時監控和準確的故障預測,提高現場維護檢查效率,亦減少電梯停運時間,提升屋宇管理服務質素。


    應科院與房屋局於今天(11月14日)簽署合作備忘錄,就提升建築效率和安全、優化物業管理流程,共同探索創新科技解決方案。
    在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女士(後排左二)、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後排右二)、房屋局副局長戴尚誠先生(後排左一)及應科院主席李惠光工程師(後排右一)見證下,房屋局常任秘書長、房屋署署長羅淑佩女士(前排左)及應科院行政總裁葉成輝博士(前排右)簽署備忘錄。


    應科院主席李惠光工程師致歡迎辭。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女士致辭。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致辭。


    應科院行政總裁葉成輝博士介紹建築及地產技術合作項目。


    一眾支持機構出席應科院與房屋局合作備忘錄簽訂儀式。

    應科院「微電子技術聯盟」成立一週年 推動技術發展和行業應用成果豐碩

  • [香港,2023年11月10日]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今天於康得思酒店舉辦「微電子技術聯盟論壇暨午宴」,創新科技署署長李國彬、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主任容偉雄,以及超過二百位業界持份者齊聚一堂,共同見證聯盟在過往一年所取得的成果,並繼續推動香港微電子生態圈持續發展。

    香港政府近年大力發展微電子產業,並將於明年成立「香港微電子研發院」,而半導體也是國家重視的高科技產業之一。在「微電子技術聯盟論壇」中,多位來自業界、學術界、科技界的講者分享了對微電子產業發展格局、香港作為微電子研究中心的發展,以及微電子研究進展應用的獨特見解,極具啟發性 。聯盟透過舉辦不同主題的研討會、大型展覽、大灣區考察團等活動,提供平台促進「政產學研」之間的合作及交流,與本地及內地業界建立緊密聯繫,探索潛在合作和夥伴關係。

    應科院董事局主席李惠光工程師表示:「微電子技術與社會發展息息相關,在工業轉型及本地供應鏈的需求下,香港需要加快部署新一代微電子研發。業界對聯盟過往一年的支持,見證應科院在促進技術進步和產業鏈重構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透過穩健發展的微電子生態圈,相信能吸引更多尖端人才及外資來港研發,把握發展先機,帶動香港經濟增長。」

    應科院行政總裁葉成輝博士表示:「微電子技術聯盟在過往一年取得的成果豐碩,透過不同的活動,我們已擁有超過70個企業會員,接觸超過1500位業界持份者,並成功與大學開展了6個相關的研發項目。憑藉香港的地理優勢、完善的法制、尖端的科研環境和人才,我認為微電子產業發展潛力龐大,未來應科院也會繼續探索與大灣區及其他內地城市的交流和合作,加快融合微電子技術發展和行業應用,提升國際競爭力,開拓商機。」

    應科院在微電子研發具有超過十年的豐富經驗,一直致力推動香港微電子產業發展,圍繞第三代半導體、三維集成芯片、集成電路設計自動化技術、電源轉換及節能系統上開展研發、技術轉化和人才培養等工作。配合政府正整合新一代半導體研發資源的施政方向,應科院未來將繼續與聯盟成員保持緊密聯繫,推動香港發展微電子產業鏈,鞏固香港國際創科中心的地位。


    應科院董事局主席李惠光工程師於「微電子技術聯盟論壇」致歡迎辭。


    創新科技署署長李國彬出席「微電子技術聯盟論壇」並致開幕辭。


    應科院行政總裁葉成輝博士分享微電子技術聯盟在過往一年取得的豐碩成果。


    (左起)應科院董事局主席李惠光工程師、創新科技署署長李國彬及應科院行政總裁葉成輝博士主持「微電子技術聯盟論壇」開幕禮。


    超過二百位業界持份者齊聚一堂,共同推動香港微電子生態圈持續發展。


    主題演講:微電子產業發展格局
    香港浸會大學常務副校長、電腦科學系講座教授黃定發教授


    主題演講:微電子產業發展格局
    香港科技園公司首席企業發展總監姚慶良博士、工程師


    分論壇一:香港作為微電子研究中心的發展
    (左起)應科院首席科技總監吳其彥博士、工程師 ;香港城市大學講座教授杜經寧教授 ;香港大學工程學院院長David Srolovitz 教授


    分論壇二:微電子研究進展的應用
    (左起)德勤管理諮詢中國戰略、資料分析與併購服務合夥人陳煒華先生;NVIDIA亞太區開發者發展總監李銘博士 ;安富利科技香港有限公司副總裁鍾僑海先生


    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主任容偉雄出席「微電子技術聯盟論壇暨午宴」並致辭。

    渣打香港與Lalamove合作利用香港應科院「聯盟式學習」技術 應用替代數據評分協助中小企

  • [香港,2023 年 11 月 6日] 渣打銀行(香港)有限公司(渣打香港)與即時送貨平台 Lalamove 宣布,將會合作利用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開發的「聯盟式學習」技術為中小型企業尋找最適合的金融服務方案,以提供更流暢的客戶體驗及申請流程。這種隱私保護技術,能夠於數據應用者和數據供應者無需交換數據訓練樣本的情況下訓練演算法,以保護資料隱私。

    渣打香港作為數據應用方,與提供數據分享的Lalamove,透過「聯盟式學習」技術,以加密的替代數據產生機器學習模型,在雙方無需直接交換客戶數據的情況下,分析Lalamove客戶在平台上的行為及營運數據,識別一批合適的Lalamove中小企客戶,配對相應渣打香港金融服務方案,大大省卻中小企業花費大量資源搜尋及申請合適金融產品的時間和煩惱。

    渣打香港中小企業銀行主管董美怡女士表示:「渣打香港一直非常重視客戶體驗及客戶私隱,並積極探索利用金融科技為我們的中小企業銀行客戶提供創新的產品和服務。今次與香港應科院及Lalamove的合作,讓我們能夠善用替代數據,於確保客戶數據私隱下,把我們的中小企業方案有效及精準地與客戶配對,提升客戶體驗,簡化流程,更好支援中小企業對金融服務的需要。」

    Lalamove首席運營官盧家培先生表示:「Lalamove作為以科技推動的即時送貨平台以及中小企信賴的物流拍檔,一直以快捷靈活的物流服務支持中小企的成長和發展。是次與渣打銀行和應科院的合作,同樣源於這份理念,希望通過無縫及安全的數據配對,連接中小企與合適的金融產品和服務,解決中小企與資金有關的營運痛點,助力他們擴展及加速業務增長。」

    應科院行政總裁葉成輝博士表示:「我們很高興能夠首次實施「聯盟式學習」技術來解決中小企業面臨的關鍵挑戰,克服資料隱私問題並促進安全的數據共享。我們期望這項突破能為其他機構帶來啟發,鼓勵他們擁抱這項技術,為並香港金融科技發展作出貢獻。透過培育一個致力於這項技術的社區,我們的目標是推動智慧城市的高品質發展,使香港成為創新技術和設計數據驅動解決方案的全球領導者。」

    成功透過 Lalamove 推薦使用渣打產品的 Lalamove 客戶將獲得 200,000 Lalamove 獎賞計劃積分,為客戶的物流需要提供額外的支持。客戶通常須花費港幣 1 元以賺取 1 點 Lala分,積分可以兌換Lalamove送貨優惠券或其他獎賞,中小企送貨之餘更可享受更多樂趣及禮遇,送貨體驗倍添意義。

    是次合作的成功體現共享開放數據在金融科技上無限的發展潛能。「聯盟式學習」技術除了能為中小型企業識別合適的金融服務和產品,從而解決尋找融資解決方案時資訊超載的痛點外,還可以簡化金融機構內中小型企業貸款申請的評估和審批流程。

    「聯盟式學習」技術的應用可將其好處擴展至不同的用戶,當中包括金融監管機構、使用人工智能技術的組織、研究團體和廣大民眾。用戶可透過利用此項技術強化他們在各領域的能力,例如監管、人工智能驅動的創新、推動研究進展和提高更廣泛的人群獲得金融服務的機會。

    應科院研發的「聯盟式學習」獲多個獎項肯定,包括Asia FinTech Award 2023 – Data Initiative of the Year及BUSINESS GOVirtual Tech Awards 2023 – 領軍科技獎(金融科技)卓越大獎。

    應科院人工智能研發榮獲兩項《2023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

  • [香港,2023年11月3日]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憑藉「香港蜜網(HoneyNet)-早期威脅捕捉與分析網絡」及「AI 賦能輕量級物聯網入侵檢測防禦系統」,分別獲頒發《2023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金融科技(監管科技及風險管理)銀獎,以及商業方案(商業及公營機構)銅獎。

    由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策動的《2023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是香港科技界的年度盛事,應科院團隊,包括首席科技總監吳其彥博士工程師、可信及人工智能技術高級總監張偉倫先生、網絡安全與分析副總監梁偉基先生等代表,出席了於11月3日舉行的頒獎禮接受嘉許,表揚我們兩項的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於維護網絡安全的科研成果,並預防針對關鍵基礎設施的安全威脅,為香港成為更安全的智慧城市作出重大貢獻。信息物理系統總監谷德權博士亦作爲本次活動督導委員會成員到場。

    應科院行政總裁葉成輝博士對研發團隊的傑出成績表示祝賀:「面對全球網絡攻擊風險不斷增加,行政長官在剛發表的《施政報告》中也對提升關鍵基礎設施網絡安全的保護表示關注。透過人工智能及數據分析的技術,應科院兩項得獎科技在前期威脅捕捉及入侵檢測防禦兩方面,全方位保障網絡安全。藉著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的平台,我們有機會向業界展示最新的科研成果,更希望能夠進一步提醒大眾加強警覺,提升網絡安全的意識,拓展更多網絡安全與分析相關技術的合作與交流。」

    獲獎技術「香港蜜網-早期威脅捕捉與分析網絡」是一個跨機構的網絡安全情報共享系統,實時收集針對香港機構的網絡威脅數據,並透過人工智能及大數據處理等技術作出分析,以深入了解相關網絡威脅的手法或源頭。此項目應用了網絡威脅分析、大數據處理、邊緣計算和機器學習等新興技術,將捕獲黑客於Honeypot的活動轉化為全球網絡安全態勢和可操作情報,主動並提前預防針對關鍵基礎設施的網絡恐怖襲擊,如電力、電信、公共交通、金融服務等,避免產生巨大的金融和社會影響。未來將進一歩發展相關技術,與政府部門、大學、網絡安全供應商、金融機構、關鍵基礎設施和電訊公司合作,推動建立網絡威脅捕獵生態系統。

    AI 賦能輕量級物聯網入侵檢測防禦系統」,利用創新的機器學習及規則選擇演算法,透過輕量級 IDS/IPS 對資源有限的物聯網裝置提供邊緣保護,防禦物聯網網絡攻擊。此技術已開始部署於機電工程署GWIN(政府物聯通)網絡中,以保護LoRaWAN網關,並增強網絡安全。面對數碼轉型的世代,除了關鍵基礎設施及大型機構外,中小企業及家庭用戶亦增加了遙距工作的機會,同樣需要做好把關,提升網絡保護。是項技術為設置資源有限的用戶提供較低部署門檻的解決方案,未來亦會拓展在其他產業的應用發展。


    《2023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金融科技(監管科技及風險管理)銀獎
    應科院首席科技總監吳其彥博士工程師(中);可信及人工智能技術高級總監張偉倫先生(右二);網絡安全與分析副總監梁偉基先生(左二)


    《2023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商業方案(商業及公營機構)銅獎
    機電工程署高級工程師馬燦興先生(左二);應科院首席科技總監吳其彥博士工程師(中);可信及人工智能技術高級總監張偉倫先生(右二)

    應科院全力支持及配合《2023年施政報告》創新科技政策 推動香港實現國際創科中心願景

  • [香港,2023年10月25日]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對行政長官公布的《2023年施政報告》提出多項具前瞻性的政策表示歡迎,並樂見《施政報告》在民生、社會、經濟各方面全力推動創科發展,促進研發及成果轉化,並制訂清晰的政策及發展藍圖,致力建設香港成為更智慧的國際創科中心。

    應科院董事局主席李惠光工程師表示,應科院致力開拓與內地及海外的合作,而國家正是香港創科發展的強大後盾。他說:「政府於《施政報告》中提到『北部都會區』是香港未來發展的新引擎,而應科院亦即將於香港科學園深圳分園設立深圳總部。 我相信隨著香港及深圳更緊密合作,兩地能夠在科研成果轉化方面做得更深、更廣,從而協助本港及內地科技企業釋放潛力,並拓展至『一帶一路』及國際市場。」

    應科院行政總裁葉成輝博士表示,創新科技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他說:「我欣見現屆政府高度重視創科發展,並於《施政報告》中提出進一步落實《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包括推進 『新型工業化』、促進微電子研發、加速建設超算中心,以及支援初創企業成果轉化等。應科院一直與多個政府部門及中小企業緊密協作,積極促進科技創新和應用。展望未來,我們會全力支持政府加快數字政府建設、以數據驅動發展,並推動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我們將會繼續深入研發人工智能、數據分析、區塊鏈等技術,以及促進跨境數據流通,助力香港智慧城市的發展。」

    應科院會繼續推動香港實現國際創科中心的願景。相關工作包括促進「政產學研」的合作,加快科研成果轉化落地,並應用於六大重點範疇──智慧城市、金融科技、新型工業化及智能製造、數碼健康科技、專用集成電路及元宇宙。同時,應科院會繼續致力建立創科人才庫、完善創科生態圈,進一步促進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做好連通內地與世界的橋樑。

    應科院歡迎政府任命董事會成員

  • [香港,2023年10月21日]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再次委任李惠光工程師擔任董事會主席,並任命兩位新成員加入董事會表示歡迎。新一屆董事會任期為兩年,由2023年10月21日起生效。

    新任董事包括:

    • 伍煥杰先生,太平紳士
      培僑中學校長
    • 黃定發教授
      香港浸會大學常務副校長

    政府同時再度委任五位現任董事會成員,包括:

    • 陳俊光教授
    • 趙汝恒教授
    • 鄒金根先生
    • 吳漢瑜先生
    • 黃錦沛先生

    此外,現任應科院董事何偉中先生亦將於2023年10月21日起離任。應科院衷心感謝何先生過去六年的任期中,對應科院給予的指導和真知灼見,讓應科院穩步向前。

    憑藉董事會成員貢獻其豐富的業界經驗,應科院將持續透過應用研究推動跨界別創科合作,為提升香港的競爭力及完善香港的創新科技生態圈共同努力。

    從2023年10月21日起,應科院董事局組成如下:

    主席
    李惠光工程師,銅紫荊星章,太平紳士

    董事
    陳俊光教授
    趙汝恒教授
    鄒金根先生
    周博軒博士
    周世強先生
    莊子雄先生
    何達先生
    李治緯先生
    馬衡先生
    吳漢瑜先生
    吳民卓博士
    伍煥杰先生,太平紳士
    戴劍寒博士,工程師
    湯達熙先生
    黃定發教授
    黃錦沛先生,銅紫荊星章,太平紳士
    王賢敏女士

    (按英文姓氏次序排列)

    官守董事
    麥德偉先生,太平紳士,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常任秘書長
    李國彬先生,太平紳士,創新科技署署長

    應科院與江蘇省深化創科合作 港蘇政府全力支持

  • [香港,2023年10月16日]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歡迎由江蘇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信長星先生率領的江蘇省代表團於上週六(10月14日)到訪,見證應科院半年間與江蘇省的科研合作成果。此次會面得到港蘇兩地政府的支持,充份體現雙方推動創科發展的決心和行動。

    在省委書記信長星先生、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方偉先生、省科學技術廳廳長徐光輝先生、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創新科技署署長李國彬先生,以及應科院董事局主席李惠光工程師的共同見證下,應科院正式與江蘇省多個機構開展具體合作。當中包括與蘇州市人民政府秘書長俞愉簽署設立一億元人民幣「應科院長三角成果轉化中心蘇州專項支持資金」,並為「香港應科院長三角成果轉化中心」主持揭牌儀式,為蘇州企業與應科院的成果轉化項目及聯合研發提供支持,引入本地科技在蘇州落地。

    同時,應科院亦與國家集成電路設計自動化技術創新中心(EDA國創中心)簽訂合作備忘錄,推動設立EDA國創中心香港分中心,促進集成電路EDA工具先進研發成果的商業化應用,引進海內外技術和人才資源,打造國家首個EDA產業的國際化平台。此外,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亦將撥備二千萬人民幣作啟動資金,與應科院聯手開展研發項目,共同培育優秀創科人才,發揮蘇港兩地優勢,共同推進科技轉化項目,在國家創科發展規劃下共建創科生態圈。

    除了參與見證上述儀式,代表團亦在應科院的科研專家導賞下參觀創新科研中心,認識應科院在智慧城市、金融科技、新型工業化及智慧製造、數碼健康科技、專用集成電路及元宇宙六個重點範疇的技術研發,並深入了解國家專用集成電路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的科研成果。

    應科院行政總裁葉成輝博士指,自應科院在今年六月於蘇州舉辦技術合作交流會後,已有不少合作項目陸續開展。相信在成果轉化中心正式設立後,將進一步推進蘇港兩地的科技合作及成果轉化,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後排左起)應科院主席李惠光工程師;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江蘇省委書記信長星先生、江蘇省副省長方偉先生
    (前排左起)應科院行政總裁葉成輝博士;蘇州市政府秘書長俞愉先生

    (後排左起)應科院主席李惠光工程師;創新科技署署長李國彬先生;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江蘇省委書記信長星先生、江蘇省副省長方偉先生;江蘇省科學技術廳廳長徐光輝先生
    (前排左起)應科院行政總裁葉成輝博士、 國家集成電路設計自動化技術創新中心執行主任楊軍教授

    (後排左起)應科院主席李惠光工程師;創新科技署署長李國彬先生;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江蘇省委書記信長星先生、江蘇省副省長方偉先生;江蘇省科學技術廳廳長徐光輝先生
    (前排左起)應科院行政總裁葉成輝博士、 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劉慶教授

    江蘇省委書記信長星先生(右三)、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左三)等主禮嘉賓為「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長三角成果轉化中心」主持揭牌儀式。

    江蘇省委書記信長星先生(前排中)一行來訪應科院,見證兩地科研合作成果。

    應科院8周暑期實習計劃完滿結束 實習生盼留港把握創科發展黃金機遇

  • [香港,2023年8月17日]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本科生暑期實習計劃」及「金融科技未來領袖學院」實習計劃將於明日(8月18日)完滿結束。接近100名來自本港、內地及海外著名大學的學生在3,000位申請者中脫穎而出,完成為期8周的實習。

    暑期實習計劃是應科院人才培育的重點項目之一,期望參與計劃的學生,能透過實習了解香港的創科生態發展,及早培養他們對投身創科的興趣,為生態圈提供源源不絕的科研人才。今屆的實習生被分派到不同部門,並在資深科研人員的指導下親身參與研發,同時也參加了多個「Tech Talk」科研技術講座及各項人脈拓展活動,與大型企業及機構的業界專家進行面對面交流。而「金融科技未來領袖學院」的實習生,更先後到訪多間世界知名金融和科技機構,包括中銀香港、數碼港、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HPE)、香港金融管理局、IBM、微軟香港及香港科技園公司等,更加全面認識金融技術在香港的發展。

    在應科院的實習期間,同學能夠體驗多元化的工作環境,與來自不同背景和專業的學生交流互動。部份外籍學生更表示自己是首次來港,希望了解在香港發展科研的機遇。在結業分享會中,有不少實習生表示,充分感受到香港作為連接內地與國際間技術轉化的獨特連繫人角色,也被香港科研工作及生活環境吸引,會積極考慮在畢業後到香港發展。而在內地就讀大學的學生,看準在大灣區發展的黃金機會,希望主動多了解香港科研發展,特別在金融科技及ESG方面,將來為兩地科技融合作出貢獻。

    應科院行政總裁葉成輝博士表示:「應科院十分重視人才培育,而培育工作應盡早開始。我們的暑期實習計劃,一方面幫助同學透過實戰探索未來職涯發展的方向,另一方面對我們的科研人員來說,也是寶貴的跨文化交流經驗。今年應科院的實習機會競爭激烈,錄取率只有百分之三,實習生當中有兩成來自本地及內地院校,超過四成來自英國,接近三成來自美國,其他來自亞太地區,足證香港仍是同學考慮長遠發展的首選城市。特別高興得知一些同學在應科院實習後,更有決心留港繼續科研工作和深造。期望每年都能藉著暑期實習計劃這個平台,讓更多年輕科研人才能夠探索香港創科的發展機遇,壯大創科人才庫,共同為建設智慧城市出一分力。」

    關於應科院兩項暑期實習計劃

    為了應對未來創科業界的蓬勃發展,今年應科院「本科生暑期實習計劃」及「金融科技未來領袖學院」分別在本港、內地及海外多所大學進行招募,共收到接近3,000份申請,招募的實習生人數較去年多出接近一倍。經過面試後,90人於6月至8月期間,進行了8周的實習。當中不乏國際知名大學的學生,部份包括:新加坡國立大學,澳洲國立大學、英國的杜倫大學、倫敦帝國學院、牛津大學、倫敦大學學院、美國的芝加哥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加州大學,更加有來自大灣區的院校,包括四所香港本地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及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實習生主要以修讀STEM學科為主,其中亦有修讀非理工科的學生。

    應科院行政總裁葉成輝博士(右六)、應科院人材發展及招聘部總監黃志儀女士(左六)及十位暑期實習生代表出席結業分享會與傳媒會面。

    應科院與蘇州市相城區政府合作 促進智慧出行產業轉化創新

  • [香港,2023年7月11日]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今日於香港港麗酒店舉辦的「蘇州相城(香港)科技合作交流會」上,與蘇州市相城區人民政府進行「蘇港國際數字交通合作創新中心」揭牌儀式及「相城區—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數字交通戰略合作」簽約儀式,促進兩地智慧出行產業轉化創新,加快車聯網及相關技術對接。

    透過是次合作,應科院將與蘇州市相城區全面建設「蘇港數字交通科創走廊」,在智慧出行產業方面發揮雙方優勢,利用應科院車聯網技術的先進研究和成果轉化能力,配合相城區作為全省首批車聯網先導區的高發展潛力,促進兩地資本、技術及人才的深度對接,預計整體合作規模不少於4,000萬元人民幣。

    在「蘇港數字交通科創走廊」的框架下,依託應科院的「智慧出行車聯網技術聯盟」及蘇州市相城區「智慧網聯汽車產業聯合會」,雙方將會成立「蘇港數字交通合作創新聯盟」, 吸納兩地優秀企業,形成包括軟體、車聯網系統、場景應用,以至雲控平台等技術核心成員的強大網絡。同時,分別在蘇州高鐵新城和香港應科院設立「蘇港國際數字交通合作創新中心」,引入並承接兩地領先的項目和研發企業,目標是打造貫通智慧園區、城市道路、高速及港口的全場景研發示範走廊,並結合數字人民幣融合發展,支援智慧網聯車輛無感支付。是次的合作契機,將有助開發更多探索兩地智慧城市規劃的項目,例如雙智城市運營、智慧機場、智慧港口、智慧高速、智慧教育,以及智慧園區等場景。

    應科院行政總裁葉成輝博士表示:「承接上月應科院與蘇州市政府合辦的『長三角成果轉化發布會暨科技交流會』,我們很迅速地定下了和相城區在智慧出行方面的合作,將『智慧出行車聯網技術聯盟』的網絡,由香港擴展至長三角地區。這次的數字交通戰略合作是蘇港優勢融合互補的體現,共同推進中港兩地的科技轉化項目,連結香港智慧城市藍圖2.0與國家雙智城市規劃。接下來,我們會繼續與蘇州市保持緊密合作關係,在國家創科規劃下共建協同技術生態圈。」

    (左起)應科院行政總裁葉成輝博士與相城區委書記沈志棟先生代表雙方主持「蘇港國際數字交通合作創新中心」的揭牌儀式。

    「相城區—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數字交通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相城區委書記沈志棟先生(後排左)及應科院行政總裁葉成輝博士(後排右)的見證下,由相城區政府副區長顧敏先生(前排左)及應科院通訊技術副總裁莊哲義博士(前排右)簽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