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铁公司与应科院签订合作备忘录 善用创新科技 携手打造智慧铁路

  • [香港,2023年6月14日] 港铁公司一直致力善用科技,推动智慧铁路营运、车务管理和智能维修。港铁今日(二零二三年六月十四日)与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应科院)签订合作备忘录(备忘录),预留二千万港元深化双方合作。

    备忘录在港铁公司车务总监李家润博士及应科院行政总裁叶成辉博士的见证下,由港铁公司车务工程服务及创科总管陈庆强先生与应科院首席营运总监陈满恒先生签署,为双方订立了进一步探讨创新方案及科技应用的框架。凭借应科院在通讯科技、人工智能、物联网及数据分析等领域上的丰富研发及应用经验,双方的合作将有助进一步提升港铁铁路营运及智能维修的表现和效能。

    自二零二一年起,港铁已投放约五千万港元与应科院展开合作项目。双方早前已签订多份合约并陆续展开合作项目,包括运用精准的自动光学检测技术监察行车安全、联合研发扶手电梯罅隙测量仪器,及应用数字孪生提高未来维修中心的效率等。双方未来会共同研发及应用不同的新技术,例如物联网、人工智能、数据分析等,联手打造「智慧铁路」。

    李家润博士表示:「港铁在应用科技于提升营运及管理表现方面向来不遗余力,而且精益求精,务求为乘客带来更安全可靠的服务。应科院一直是我们的紧密合作伙伴,多年来协助我们以创新方案提升服务。我们十分期待继续与应科院的专家们推动『产、学、研』,促进香港的智慧铁路发展。」

    叶成辉博士表示非常期待与港铁共同推动全面应用智慧铁路科技:「港铁与市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应科院很高兴能够与港铁建立紧密合作关系,透过各项先进科技,包括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物联网、数码分身、光学检测等,打造智慧铁路。智能化的铁路服务是建设国际级智慧城市的重要一环,是次合作相信能够进一步为香港智慧出行科技带来划时代突破,为乘客持续提供更优质的出行体验及服务,以科技赋能智慧生活。」

    港铁公司在新企业策略「变.造未来」下,积极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初创企业携手合作,冀能在推动铁路智能化的同时,亦为本地科研作出贡献,让香港继续前行。

    应科院积极支持完善创科生态圈,推动政、产、学、研多方协作,将先进技术转化为落地应用,为市民提供智慧化的生活及营商环境,致力打造香港成为国际级智慧城市。

    在港铁公司车务总监李家润博士(右一)及应科院行政总裁叶成辉博士(左一)见证下,港铁公司车务工程服务及创科总管陈庆强先生(右二)与应科院首席营运总监陈满恒先生(左二)签署合作备忘录。

    港铁公司及应科院联合研发的扶手电梯罅隙测量仪器刚于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中获得银奖。

    自二零二一年起,港铁已投放约五千万港元与应科院展开合作项目。双方早前已签订多份合约并陆续展开合作项目,包括运用精准的自动光学检测技术(左图)、联合研发扶手电梯罅隙测量仪器(右图),及应用数码分身提高未来维修中心的效率等。

    应科院参与《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及《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携手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展示获奖5G技术

  • [香港,2023年6月2日]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应科院)与生态系统合作伙伴以「智能5G,超越连接」为主题,参与六月份的两个通讯科技生态系统行业盛会,包括在北京于6月4日至6日举行的《第31届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PT Expo China),及在上海于6月28日至30日举行的《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海2023)上,联合展示5G技术应用技术及今年于「日内瓦发明展」获奖的创新项目,并首次于PT Expo China示范由5G技术实时控制的机械臂运动。

    应科院持续地与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合作,包括安科讯(福建)科技有限公司(安科讯)、星骋科技有限公司(星骋科技)、成都恪赛科技有限公司(COXSAT)、安眺科技有限公司(安眺科技)、鹏城实验室及广州世炬网路技术有限公司(世炬网路),开发针对市场需要的通讯技术,促进中港两地及全球企业的科研领域交流,聚焦5G解决方案、车联网、物联网区块链、云机器人等尖端技术及应用,推动新型工业化和数字化转型。

    应科院行政总裁叶成辉博士表示:「应科院很高兴能够与我们的合作伙伴在展览会中携手展示通讯技术的创新和技术。随着5G网路技术日趋成熟,我们的科研成果已授权给香港、中国大陆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客户进行商业化。我们期待与更多专家教授和行业领袖合作,完善5G技术和相关基础设施的生态系统,开展多元化的技术研究,探索更多的应用场景和可行的解决方案,为工业转型及智慧城市发展做出贡献。」

    应科院于展览会展示的技术包括:

    1. 支援时间敏感网路(TSN)的5G解决方案
      (于PT Expo China现场演示由该技术实时控制机械臂运动)
    2. 5G O-RAN基站
    3. 网路编码技术赋能5G集成接入和回传
    4. 数位前端(DFE)和毫米波解决方案
    5. 5G云机器人平台
    6. 5G车联网(C-V2X)解决方案
    7. 5G物联网区块链

    支持时间敏感网路(TSN)的5G解决方案:应科院的5G TSN解决方案支持新型工业化和数字3化转型,于PT Expo China现场将会演示利用该融合的5G TSN系统实时控制机械臂运动,该系统专注于使用者平面。TSN是IEEE802.1Q定义的标准技术,用在标准乙太网上提供确定性消息传递。融合的5G TSN系统被视为符合IEEE标准的虚拟乙太网TSN桥接器,将TSN功能扩展到无线领域,提供时间关键型服务。该系统可支援智能工厂、电网、采矿、智能交通等工业4.0场景的「5G+工业互联网」用例。应科院目前正与位于深圳的国家研究中心鹏城实验室合作,以实现支持TSN的5G系统,双方将联合发表一份题为「时间敏感网路技术赋能5G确定性数据传输」的白皮书。

    5G O-RAN基站: 应科院在具有开放接口的中立供应商硬体上集成了一个模组化软体堆迭,允许来自不同供应商的基带和无线电单元元件(即O-RU、O-DU和O-CU)无缝连接、运行。其关键功能包括小区发现、网路监控、毫米波、数字波束成形、小区增强、异构网路、频谱共用、高可靠性低延迟通信(URLLC)等。应科院的5G基站参考设计支持多种行业领先的平台,包括x86、Arm、和SoC,以及分布式和集成式小型基站设计。在此次展会上,应科院与安科讯、星骋科技、世炬网路一起展示了多个采用了应科院技术的5G基站解决方案。

    网路编码技术赋能5G集成接入和回传:应科院、安科讯和安眺科技共同展示全球首个网路编码赋能5G集成接入和回传运作应用模式。这项由安眺科技研发的突破性技术「批量稀疏编码」(Batched Spare Codes :BATS),大幅地增强了密集部署5G基站的能力,在无需铺设光纤网路下提高网路信息流,先进的BATS解决方案配合安科讯基站,展示了无线频段回传和使用者设备连接,释放快速基站部署和高效使用频段的潜力。

    数位前端(DFE)和毫米波解决方案:应科院的技术是与COXSAT(中国)、星骋科技(香港)和NXP(美国)公司合作开发的。它将小基站解决方案从FR1扩展到FR2毫米波。在联合演示中,应科院物理层生成以最高码率(MCS27)在256QAM中调制的5GNR100MHz宽带信号,并通过COXSAT上变频器和类比波束成形模组以毫米波(在n257中运行,Fc=24.65GHz)传输。辐射信号束解码成功。应科院和COXSAT共同实现了模拟波束成形,通过该波束成形,基站可以在终端设备(UE)移动到不同位置时始终保持高覆盖范围和出色的信号质量。此外,应科院创新的DFE解决方案显著地弥补了宽带收发器的限制,并在不增加硬件成本的情况下提高了调制品质。应科院的DFE解决方案可以连接生态系统中的不同参与者,帮助构建增强的Sub-6解决方案和全面的毫米波解决方案。

    5G云机器人平台:该平台结合了多项创新,提供低成本的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借助应科院的Easy-5G解决方案,机器人可以进行高频宽和超可靠低延迟通信。凭借多感测器融合感知和厘米级定位技术,机器人能够在动态复杂的工业环境中可靠工作,帮助企业开展各种特殊工序。借助云和边缘计算技术,将机器人的「大脑」迁移到云端,使机器人价格低廉、节能高效、易于部署和维护。

    5G车联网(C-V2X)解决方案:应科院继续推动5G车联网解决方案在香港的应用。应科院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了车载单元、具有融合感知和边缘管理的路侧单元,以及交通规划和仿真平台,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整体突破并在现场验证解决方案。经过一年多在香港的车联网公共道路测试,应科院与大湾区的当地政府和行业合作伙伴合作开发跨境车联网解决方案和先进的车联网应用。此外,应科院正致力于联网自动驾驶汽车(CAV),协助自动驾驶避免隐患,提升道路安全。

    5G物联网区块链:该技术的核心优势是其网路的透明性和资料的可追溯性。应科院的技术使用链下方法来解决资料访问速度慢、存储大量数据以及管理物联网数据更新频繁等问题。它还使用区块链来处理资料的发现和发布、交易智能合约、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该解决方案对需要涉及多个数据提供者的私有数据交换或具有不同目的的数据消费者(如物业管理、物流控制和医疗服务)的组织极具吸引力。

    欲了解更多资讯,请于展会期间参观应科院的展位:

    • 第31届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于6月4日至6日在北京中国国家会议中心(CNCC)举行,展位号为E2756
    • 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于6月28日至30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SNIEC)举行,展位号为E132

    应科院与生态系统合作伙伴于PT Expo China联合展示获奖5G技术应用,并全球首发基于3GPP R15 5G +TSN的端到端方案。

    应科院通讯技术组总监曾佑佑博士于「5G+工业互联网高峰论坛」演讲,并与鹏城实验室联合发表一份题为「时间敏感网路技术赋能5G确定性数据传输」的白皮书。

    应科院推出「人工智能 ESG 报告分析」引擎 助大湾区碳中和协会揭本港首份「碳中和100强榜单」

  • [香港,2022年12月8日] 随着全球气候加剧变化,世界各地对上市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ESG)信息披露的要求也在迅速提高。香港政府对ESG的重视逐步提升,相关监管机构也不断加强ESG政策法规的推进和信息披露立法的实践。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应科院)在绿色创新科技范畴担当领航角色,推出「人工智能 ESG 报告分析」解决方案,协助企业实践可持续发展的信念。今日大湾区碳中和协会揭晓首份「香港上市公司碳中和100强榜单」,使用该解决方案实现海量数据自动提取,提升运营效率。

    金融行业拥有海量的各类复杂格式的文档和报告,例如年报、ESG报告等,里面含有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资料,及表格、文字、图表等多种格式。要满足监管合规审查、报告生成、披露要求等目的,需投入大量人工去整理、分类和提取特定数据资讯;然而人工审核流程效率低又易出错。应科院开发的「人工智能 ESG 报告分析」科技, 可以从海量复杂的文档报告中自动收集、提取和分析关键信息,不仅大大缩短处理文件的时间,更可自动为报告作分析及总结。

    大湾区碳中和论坛今日公布的首份「香港上市公司碳中和100强榜单」,运用应科院「人工智能 ESG 报告分析」引擎作为技术支持,筛选出碳中和分数最高的100家。系统在不到两小时内,将香港交易所2000多家上市公司的ESG报告进行数据处理,自动抽取关键信息和分析,通过人工智能提高运营效率,减少人工检查流程和合规成本。若用人力进行如此庞大的数据处理,或需要几天甚至数月的时间。

    论坛当日,应科院的绿色金融专家及智慧能源专家出席圆桌论坛,与约200位关注碳中和的政界、商界、学者及专业人士分享应科院的绿色科技。

    「人工智能 ESG 报告分析」创新点:

    • 深度自然语言处理引擎,根据文档上下文进行事件及实体关联提取
    • 智能文档解析,应对多样化文档格式
    • 多模态信息抽取模型,进行多维度信息抽取
    • 基于深度学习的端到端解决方案,提升监管科技

    应科院行政总裁叶成辉博士表示:「加强ESG相关披露已经是全球金融投资的大趋势,监管者也鼓励更多上市和非上市公司将ESG披露作为经营策略。应科院一直研发和应用崭新的科技,利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技术,助金融机构提升ESG报告数据处理的效率,降低合规成本,满足监管合规审查和信息披露等要求。我们期待与更多机构合作,利用『人工智能 ESG 报告分析』技术促进其他监管科技的发展,支持政府全面推动绿色金融,加快香港实现碳中和目标。」

    大湾区碳中和协会创会会长胡伯杰先生表示:「协会创办只有短短一年,已与绿色金融及影响力投资业界深度交流,业界期待我们能提供权威的香港上市公司碳中和指数榜单,作为他们的投资参考,并希望稍后推出相关金融产品。」大湾区碳中和协会2022年10月获邀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联盟成员,将促进相关项目扩展至大湾区其他城市。


    出席大湾区碳中和论坛2022、大湾区碳中和协会一周年庆典的院士专家大合影。中国工程院陈清泉院士(左10)、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行政总裁叶成辉博士(右9)、香港科技大学环境研究所首席发展策略师陆恭蕙女士(左8)、中国发明协会副秘书长刘志明先生(右10)、大湾区碳中和协会荣誉会长岳毅先生(右11)、创会会长胡伯杰先生(右12)、创会副会长徐柱良先生(左7)、郭美珩女士(右4)、耿国华先生(右8)、伍敏女士(左6)、曾瀞漪女士(右1)、副会长文灼非先生(右6)、刘国俊先生(右3)、秘书长罗绮萍女士(左9)、理事邵志尧博士(右7)、智慧城市联盟金融科技委员会主席陈家豪先生(左11)、香港太阳能应用协会会长吴克耀先生(左5)、RELOOK见新社会创新中心创始人赵培烜女士(右2)等专家及业界领袖。


    应科院可信及人工智能首席技术专家余涛博士介绍人工智能ESG 报告分析技术

    应科院创新科研中心开幕 汇聚科研精英推动学研合作

  • [香港,2023年4月21日]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应科院)今日举行「创新科研中心」开幕礼,致力为「政、产、学、研」各方提供创科交流平台,展示香港领先的科研成果。香港城市大学(城大)、香港浸会大学(浸大)、香港中文大学(中大)、香港理工大学(理大)、香港科技大学(科大)及香港大学(港大),共六所香港的大学校长、副校长、教授及研究团队应邀出席仪式,共同见证本地大学与研究院携手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大学技术转移及科研成果落地,完善香港创科生态圈,为香港发展成国际创科中心作出贡献。

    本地大学是香港科研能力的基础,孕育无数科研专才及科技初创企业。是次开幕礼历史性地齐聚多位对香港科研深有贡献及成就的学术界领袖,包括浸大校长卫炳江教授、中大校长段崇智教授、副校长(研究)岑美霞教授、理大(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城大协理副校长(策略研究)谢智刚教授、科大协理副校长(知识转移)金信哲博士及港大协理副校长(研究及创新)岑浩璋教授,一同对《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中完善创科生态圈的大方向表示重视支持,联手促进生态圈上中下游相互发展。

    应科院自成立以来一直以「科研成果落地」为使命,积极推动「政、产、学、研」合作,促进上、中、下游多方面推进香港创科发展。而香港的大学作为国际顶尖学府,为研究人员提供先进设施及学术资源,发挥国际化、创新性及跨学科研究的影响力,吸引全球英才在港发展。应科院与各大学强强联合,携手共建科研商品化平台。在上游方面继续强化大学高尖研究、基础科研活动,以及研究设施的支援;在中游方面加强技术开发,激励产学研协作,加速推动「从一到N」的科研成果转化及商品化;在下游方面落实清晰的科技产业促进政策,聚焦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及先进制造与新能源科技等优势产业发展,探索并发现崭新的前沿技术,为应对社会的挑战提供解决方案。

    署理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张曼莉女士表示:「凭借香港在『一国两制』下拥有国际化的优势,以及本港各所大学的创新性和顶尖的研发实力,只要各界从上、中、下游多面携手合作,香港的科研成果必定能够加速推动智慧城市的发展,提升市民的生活质素。加上大湾区的庞大发展潜力,香港创科界定能把握好机遇,为国家的科技发展作出贡献。」

    应科院主席李惠光工程师对能够见证应科院与多所大学的合作表示心情倍感振奋及鼓舞:「应科院每年处理接近一百个科研项目,全以商品化为最终目标,而大学是应科院极为重要的创科伙伴。今天应科院和本地六所大学的全方位科研合作,积极支持政府发表《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的发展方向,未来我们会持续与各大学携手共建科研商品化平台,在人才、资源、科研等方面互相协作,创造独特的科研条件,为技术的知识转移提供机会,共同把握创科年代的新机遇。」

    应科院行政总裁叶成辉博士指过去一直与学界保持紧密联系及交流:「应科院与本地大学会针对企业及社会的科技需求,协力开展更多具有影响力的创新科研项目,促进研究成果落地商品化,协助更多创科产品推出市场,并会继续支持大学初创团队运用科研成果和技术,转化成为产品和服务。同时会开办不同的人才招聘计划及联合博士生工作计划,提升本港科研人才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全方位在人才培育及研发能力方面完善创科生态圈,共建香港智慧城市,携手为香港以及国家的创科发展作出贡献。」

    (左起)科大协理副校长(知识转移)金信哲博士;港大协理副校长(研究及创新)岑浩璋教授;中大副校长(研究)岑美霞教授;浸大校长卫炳江教授;应科院主席李惠光工程师;署理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张曼莉女士;应科院行政总裁叶成辉博士;中大校长段崇智教授;理大(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城大协理副校长(策略研究)谢智刚教授

    (前排左起)科大协理副校长(知识转移)金信哲博士;港大协理副校长(研究及创新)岑浩璋教授;中大副校长(研究)岑美霞教授;浸大校长卫炳江教授;应科院主席李惠光工程师;署理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张曼莉女士;应科院行政总裁叶成辉博士;中大校长段崇智教授;理大(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城大协理副校长(策略研究)谢智刚教授;应科院董事局成员戴剑寒博士

    (后排左起)应科院可信及人工智能技术高级总监张伟伦先生;应科院集成电路及系统副总裁史训清博士;应科院首席营运总监陈满恒先生;应科院董事局成员吴其彦教授;应科院董事局成员汤达熙先生;应科院通讯技术副总裁庄哲义博士;物联网感测与人工智能技术高级总监蔡振荣博士;应科院信息物理系统总监谷德权博士;应科院科研生态系统及大学科技转移总监郑可怡女士

    (前排右三)署理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张曼莉女士听取应科院与各大学团队共同研发的项目。

    应科院成立「智慧出行车联网技术联盟」 完善香港智慧出行生态系统

  • [香港,2023年4月14日]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应科院)今天宣布成立「智慧出行车联网技术联盟」(「联盟」),旨在完善香港智慧出行生态系统,促进更多产、学、研于智慧出行及相关技术的协作,加快香港部署车联网技术及基础设施,助力香港成为智慧城市的典范。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及来自学术界、智慧出行领域的专家和业界翘楚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联盟的成立。同场举办的《数字经济峰会-智慧出行论坛》将分享技术的阶段性成果及未来发展,探讨车联网在香港应用的挑战及解决方案,以及自动驾驶商业化等议题。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先生称:「政府一直致力将科技带到市民生活的每个方面,积极推动『智慧城市』发展。当中的『智慧出行』,其中一项主要措施就是要促进自动驾驶车辆及车联网技术在本港进行更广泛的测试和应用。应科院牵头成立『联盟』正正提供一个跨行业的平台,连结各领域,共同促进香港车联网技术生态圈的发展,为知识转移和商业化缔造良好环境,联手推动车联网在香港『落地』。」

    应科院董事何伟中先生欣见「联盟」成立:「智慧出行车联网技术是智慧城市发展的必经之路,随着5G网络技术的成熟,更多创新的应用科技应运而生,应科院的车联网技术便是其中一个例子。「智慧出行车联网技术联盟」汇聚各领域的专家,共同探索如何利用本地创科提高道路安全和效率,为未来车联网 ˴ 联网自动驾驶车辆和智慧城市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便利市民生活,制造友善营商环境。 」

    应科院行政总裁叶成辉博士表示十分期待「联盟」成立后,对香港智慧出行所产生的多重正面能量:「推动智慧出行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应科院将联同多个技术领域专家、学者和业界翘楚利用「智慧出行车联网技术联盟」的平台,共同完善交通技术及相关基建的生态圈,展开多元化的技术研究、探讨应用场景及可行方案,推动更多在创新科技方面的「产、学、研」协作,而大湾区城市亦能参考香港的经验和技术,加快两地交通互通互联,成就香港为「十四五」规划下的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

    建立「智慧出行车联网技术联盟」 加快车联网技术及基础设施部署

    智慧城市科技是推动经济及社会复苏的重要引擎,政府早前分别公布《香港智慧出行路线图》和《香港智慧城市蓝图2.0》,落实「智慧出行」,关注市民出行的便利及安全,致力将科技融入城市管理及服务,制造友善及便利的营商环境,为市民日常生活带来裨益。为加快智慧出行及相关应用在香港的部署,应科院主导成立「智慧出行车联网技术联盟」,获得本地学界及业界多间机构的支持,旨在促进车联网、5G及自动驾驶等关键技术技术研发,保持各持份者紧密联系,加强产业、研究机构、学术界之间的协作,为业界常见的困难和技术需求探讨可行解决方案,共同推动发展㇐个集创新、协作、创业精神和技术商业化的生态系统。

    亲身体验应科院皇牌技术-车联网 技术

    应科院致力研发各种科技智慧,助力打造香港成为国际级智慧城市,车联网技术便是应科院皇牌技术之一。车联网技术于2015年在创新科技署及运输署支持下积极开展研发,配合高速、可靠和低延迟的5G网络技术,以更有效、准确和快速的信息共享,提高道路及行人安全和交通效率。在2021年,应科院开展香港首个车联网公开道路测试,同时是全球最大型的车联网公路测试,测试地点由科学园至沙田市中心,全长14公里,并于去年启动第二阶段路试及「深港车联网科创走廊」,研究及测试车联网技术在香港道路所需的的应用场景、网络及相关基建,进一步推动香港与深圳交通互联互通及跨湾区自动驾驶。

    应科院除了在《数字经济峰会-智慧出行论坛》中分享最新车联网技术发展及实际案例外,同时于4月12至15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的香港国际创科展中重点展示车联网技术,市民可以透过亲身体验,更了解未来智慧出行的应用。展会上更会展出应科院其他皇牌技术,包括Easy 5G方案、联盟式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私隐保障传感技术、HoneyNet 网络安全情报收集技术、第三代半导体及节能创新3D集成电路平台技术。

    (左起)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副总裁(通讯技术) 庄哲义博士;香港电子业总会副主席吴民卓博士;香港工业总会常务副主席庄子雄先生;运输署助理署长/技术服务何伟基先生;应科院董事会成员何伟中先生;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先生 GBS, JP;应用科技研究院行政总裁叶成辉博士;署理政府资讯科技总监黄志光先生, JP;香港中华总商会副会长曾智明先生, JP;海关副关长(管理及策略发展) 黎流柏先生, CDSM, CMSM;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董事局成员汤达熙先生

    (前排左起)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副总裁(通讯技术) 庄哲义博士;香港电子业总会副主席及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董事局成员 吴民卓博士;香港工业总会常务副主席及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董事局成员 庄子雄先生;运输署助理署长/技术服务何伟基先生;应科院董事会成员 何伟中先生;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先生 GBS, JP;应用科技研究院行政总裁叶成辉博士;署理政府资讯科技总监黄志光先生, JP;香港中华总商会副会长曾智明先生, JP;海关副关长(管理及策略发展) 黎流柏先生, CDSM, CMSM;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董事局成员汤达熙先生

    (后排左起)香港电动车业总商会有限公司会长董清良先生;香港电子业商会行政总裁卫绍邦先生;香港汽车零部件工业协会会长吴永康先生;香港汽车会及香港汽车工业学会会长李耀培博士;机电工程署助理署长李学贤先生;通讯事务管理局办公室助理总监(执行) 赵子胜先生;香港汽车商会主席梁永铿先生;香港的士业议会主席黄卓邦博士;香港电子科技商会主席蔡剑诚先生;香港物联网商会会长庄毅坚先生

    (前排左起)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副总裁(通讯技术) 庄哲义博士;香港电子业总会副主席及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董事局成员 吴民卓博士;香港工业总会常务副主席及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董事局成员 庄子雄先生;运输署助理署长/技术服务何伟基先生;应科院董事会成员 何伟中先生;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先生 GBS, JP;应用科技研究院行政总裁叶成辉博士;署理政府资讯科技总监黄志光先生, JP;香港中华总商会副会长曾智明先生, JP;海关副关长(管理及策略发展) 黎流柏先生, CDSM, CMSM;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董事局成员汤达熙先生

    (后排左起)善水资本合伙人及汇达交通服务有限公司董事万宇峰博士;有利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及城系有限公司创办人及行政总裁黄慧敏女士;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政企事业部总裁张炜先生;香港机场管理局工程及科技执行总监梁永基先生;金城营造集团行政总裁王绍恒先生, JP;香港铁路有限公司车务总监李家润博士;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有限公司行政总裁马惟善先生;进智公共运输控股有限公司主席黄灵新先生;香港电讯有限公司商业客户业务董事总经理吴家隆先生;云控智行科技有限公司联席总裁刘军博士;华砺智行(武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邱志军先生;招商新智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王振华先生

    (左起)冠忠巴士集团综合数码平台及企业策划总监卢祖伟先生;国际汽车及航空工程师学会-香港区域分会副主席钟家骏先生;一清创新创始人刘明教授;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政企事业部总裁张炜先生;联想电讯盈科企业方案行政总裁李喆先生;应科院董事会成员何伟中先生;应用科技研究院行政总裁叶成辉博士;和记电讯(香港)有限公司企业市场高级副总裁麦纪欣女士;华砺智行(武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邱志军先生;有利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及城系有限公司创办人及行政总裁黄慧敏女士;德勤中国华南区科技、传媒和电信行业主管合伙人陈耀邦先生

    应科院参与2023年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联同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分享5G尖端技术

  • [西班牙巴塞罗那,2023年2月27日]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应科院)联同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安科讯(福建)科技有限公司(安科讯)、星骋科技有限公司(星骋)、安眺科技有限公司(安眺科技)及鹏城实验室(PCL),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于2月27日至3月2日举行的 2023 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以「智能5G,超越连接」为主题,展示最新的 5G应用和创新技术。

    这些技术包括:

    1. 网络编码技术赋能5G集成接入和回传
    2. 基于5G时间敏感网路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
    3. Easy 5G网络方案—5G编排器(英特尔金牌网络建设者合作伙伴)

    在这次展会中,应科院和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共同展示各种经济高效的5G尖端技术, 协助企业轻松部署5G网络,快速进入公共、私人或垂直市场。其中「5G+工业互联网」的解决方案,支持智能工厂、电网、矿山、智能交通等场景,推动工业4.0转型,迈向全 5G 互联工厂。目前,我们正积极与本地和全球不同的伙伴合作,利用5G网络解决方案进行商业化应用。

    应科院行政总裁叶成辉博士表示:「应科院很高兴能与合作伙伴,联手在展会中分享我们的创新概念及科研技术。 应科院的重点目标之一,是协助企业把握科技市场蓬勃发展所带来的无限商机,建立他们的竞争优势,期望借着应科院5G技术的扩充发展,能让更多的制造商参与到5G的长远发展中。 我们也继续积极与业界探讨,包括技术转移在内的多种合作模式,从而推动智慧城市、智能工厂等创新应用的发展。」

    网路编码技术赋能5G集成接入和回传:应科院、安科讯和安眺科技共同展示全球首个网路编码赋能5G集成接入和回传运作应用模式。这项由安眺科技研发的突破性技术「分批稀疏编码」(Batched Spare Codes: BATS),大幅地增强了连接密集5G基站的能力,在无需铺设光纤网络下提高网络信息流,先进的BATS解决方案配合安科讯基站,展示了无线频段回传和用户设备连接,释放快速基站部署和高效使用频段的潜力。

    5G毫米波集成小型基站:应科院与星骋合作开发了商用级5G毫米波ISC解决方案。 5G毫米波ISC在28GHz毫米波载波频带、400 MHz系统带宽、2个发射和2个接收下运行,提供超高速和低延迟的数据传输。该5G毫米波ISC已在运营商网络中获得认证。此解决方案在公共网络和专用网络,尤其在sub-6牌照频段资源有限时非常有用,数据流量可以轻松地卸载到毫米波频段。

    5G时间敏感网路:应科院的5G TSN支持工业互联网,为新型工业化和数字化转型提供解决方案。支持TSN的5G系统被视为符合IEEE标准的虚拟以太网TSN桥,可在无线域上扩展TSN功能提供时间关键型服务。应科院目前正与安科讯及位于中国深圳的国家级研究中心鹏城实验室合作,开发和展示支持5G端到端TSN的系统。应科院的解决方案为「5G+工业互联网」提供确定性网络,支持智能工厂、电网、矿山、及智能交通等用例,推动实现工业4.0转型,迈向全5G互联工厂。

    Easy 5G网络设置 — 5G编排器:应科院的5G编排器支持公共云和私有云,也可以微型站点的形式应用在英特尔智慧边缘计算平台(Intel Smart Edge)。作为英特尔金牌网络构建商合作伙伴,应科院将与英特尔携手推广虚拟化5G技术,帮助企业快速进入市场,通过5G编排将5G部署到公共、私人或垂直市场应用。 5G的用户平面功能(UPF)模块不仅具有极高的数据处理能力(与Intel合作超过1.3Tbps的输送量),还支持5G-LAN、精确时间同步(与Intel I225/I226系列)、超低抖动,并具有高可用性。

    应科院联同多家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2023年世界移动通讯大会上,展示最新的 5G应用和创新技术。

    安眺科技联合创办人及董事杨伟豪教授(中)、安眺科技联合创办人及首席执行官何伟中先生(左二)、应科院通讯技术总监招溢利博士(左一)、应科院通讯技术总监曾佑佑博士(右二)及团队共同展示全球首个网路编码赋能5G集成接入和回传运作应用模式(5G-IAB)。

    应科院支持财政预算案创科拨款 共同完善创科生态圈

  • [香港,2023年2月22日]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应科院)欢迎财政司司长在二零二三至二四年度财政预算案中,提出多项完善创科生态圈的措施。应科院一如既往,全力支持及配合香港政府的政策及发展方针,以提升香港科研竞争力为己任,贯彻落实科研成果商品化,持续加强与大学、企业及研发院的通力合作,构建创科生态圈,为香港缔造源源不绝的创科动能。

    应科院主席李惠光工程师表示:「在过去疫情及经济下行的压力下,政府仍继续拨款支持创科,投资未来,推动高质量发展,包括发展智慧城市及数字经济、设立低碳绿色科研基金及成立「绿色科技及金融发展委员会」,推动香港发展为国际绿色科技及金融中心;预留三十亿推动前沿科技相关的基础研究,更好实现「从零到一」的基础科研能力,以发挥香港作为国际科研合作平台的独特优势,引进来自内地及世界各地的创科领军人才、科研团队和企业,促进跨领域的科研合作,以及推进智能产业发展,充分表达对香港创科的高度重视,应科院将会加大政产学研合作的规模和深度,促进更多优质科研成果落地,回馈香港和国家。 」

    应科院行政总裁叶成辉博士称:「政府对创科业界的积极支持对我们来说是很大的鼓舞。应科院致力与社会各界推动技术转移,进一步提升香港科研竞争力。我们乐见政府针对科研成果转化和生命健康科技研发这两大范畴,拨出六十亿元用作资助大学及科研机构设立主题研究院,促进横跨院校、机构和学科的合作。与此同时,各项培育本地科研人才及科技人才入境优化政策,将为创科业界提供优质专才,而政府延续「中学IT创新实验室」等计划,持续培育学生对创科的兴趣,有助壮大未来创科人才供应;随着中港两地往来复常,我们正计划今年落户河套区港深创科园,并在大湾区开拓更多研发项目,提供平台加深两地科研人才的交流,有助培育出深入了解大湾区科研发展需要的专才,更能全面配合国家的未来发展。 」

    科技不断发展普及,全球微电子需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持续增长。 「微电子研发院」的成立,将有助提升香港的科研基础实力,进一步融入国家的发展大局。应科院期望微电子研发院在成立后可进一步拓阔科研领域,协助业界提升水平,以应对未来挑战及抓紧机遇;充实微电子人才库,促成微电子与半导体技术生态系统,并以全球视野引领香港产业发展,加强香港在科技研发及知识转移方面的「超级联络人」角色,巩固香港作为国际创科中心的地位。

    应科院与科大联合开办首个兼读博士生工作计划 培育科研人才完善创科生态圈

  • [香港,2023年1月31日]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应科院)与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今天签署合作备忘录,联合开办首个兼读博士生工作计划。合作备忘录在应科院董事局主席李惠光工程师及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的见证下,由应科院行政总裁叶成辉博士及科大首席副校长郭毅可教授代表双方在科大校园签署。

    根据协议, 应科院与科大将会联合筛选申请人。获选者将会受聘于应科院成为全职研发人员,并于科大修读兼读制博士课程,参与重点前沿科学领域如人工智能大数据、无线通讯、智慧城市及先进材料等研究,同时为其博士研究项目进行相关测试及研发。应科院资深研发人员可被任命为科大客座教授,担任计划学员博士论文的共同导师。

    国家明确支持香港发展成为国际创科中心,而香港特区政府于《2022年施政报告》以及去年12月公布的《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中,均强调香港创科发展的重要性,后者更清晰规划出香港在未来五至十年的创科发展进程,列出完善创科生态圈和扩大创科人才储备等策略方针。为协助达成这些目标,此兼读博士生工作计划将为人才提供机会,让学员在进修博士学位的同时,把研究成果和技术商品化,为他们未来职涯发展做好准备。

    应科院董事局主席李惠光工程师表示:「作为全港最具规模的科技研究院,我们有责任配合香港政府创新科技发展蓝图及抢人才措施,因此首次与科大推出兼读博士生工作计划,相信能够吸引及留住有志在本港攻读博士学位并进行研发工作的创科人才,期望是次合作能够为创科生态圈持续提供有质素的创科专才,促进本港智慧城市及成为国际创科中心的长远发展。」

    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表示:「科大一直以来秉承的使命是要透过教学科研开拓知识前沿,凭着我们在基础研究方面的优势,以及和包括应科院等合作伙伴更紧密的合作,科大将更好地扮演上游科研与中游开发之间的桥梁,有助香港完善创科生态链,为香港、国家以至全世界培育优秀创科人才的同时,亦能将科大优秀的科研成果商品化,惠及社会。」

    应科院行政总裁叶成辉博士表示:「科研成果落地是应科院其中一个主要目标,我们过去一直与学界保持紧密沟通,继去年二月与科大就共同开展新研发签署合作备忘录,我相信是次开办的兼读博士生工作计划,能有效装备学生在研发上的创意、批判性思考、国际视野,同时提升本港科研人才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加快大学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及产业化。」

    科大首席副校长郭毅可教授说﹕「作为一所研究型大学,科大一直致力支持香港成为国际创科中心。要达到这个愿景,人才发展是关键,所以科大很高兴与应科院联合开办这个兼读博士生工作计划。计划结合科大与应科院的优势,为专责把研究成果商品化的人才提供平台,让他们可同时进行研究、学习以及知识转移等工作,并取得相关的学历。在全球人才争夺战的背景下,我希望这项新计划将进一步提升香港的人才发展,协助壮大香港的人才库。」

    应科院行政总裁叶成辉博士及科大首席副校长郭毅可教授签署合作备忘录

    前排(左起)应科院行政总裁叶成辉博士;科大首席副校长郭毅可教授
    后排(左起)应科院董事局主席李惠光工程师,铜紫荆星章,太平绅士;右为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

    应科院与科大联合开办首个兼读博士生工作计划

    (左四起)应科院可信及人工智能技术部门的高级总监张伟伦先生;应科院副总裁(集成电路及系统)史训清博士;应科院董事局主席李惠光工程师,铜紫荆星章,太平绅士;应科院行政总裁叶成辉博士;科大首席副校长郭毅可教授;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科大副校长(研究及发展)郑光廷教授;科大副校长(大学拓展)汪扬教授

    香港应科院与一清创新达成战略合作,推动香港自动驾驶产业发展

  • [香港,2023年1月18日]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后称应科院)与一清创新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赋能本地自动驾驶。

    根据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围绕香港自动驾驶产业展开全面合作。在市场应用方面,双方将加快自动驾驶的研发、测试、牌照申请工作,推动无人车在香港实际道路运行;在基础建设方面,双方将共同探索,推进自动驾驶与车联网(V2X)技术在香港的落地。

    此次合作,标志着双方将进一步加大自动驾驶的落地场景,携手打造国际化自动驾驶应用市场。一清创新将充分发挥自动驾驶的技术优势和量产实力,结合应科院在智慧出行基础设施的建设优势,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推动香港的自动驾驶产业发展。

    香港应科院行政总裁叶成辉博士表示:智慧网联等基础设施建设趋于完善,加速自动驾驶商业化进程,应科院将发挥自身优势,与一清创新加强沟通协作,通过多元化的创新搭建自动驾驶基础设施建设和产品市场落地平台,践行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推动香港自动驾驶产业发展。”

    一清创新联合创始人、首席战略官詹培勋表示:“自动驾驶产业高速发展,一清创新经过长年的技术落地实践,目前已经取得了众多突破性成果。此次很高兴能够与应科院达成战略合作,这也是一清创新业务迈向全球化的重点进程,希望双方砥砺前行,携手共赢,推进自动驾驶技术在香港批量落地。”

    一清创新高度关注香港的自动驾驶产业发展,并为此作出了诸多实践。在技术方面,与香港科技大学深入产学研合作,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加大自动驾驶全栈技术研发;在应用方面,于2020年无人车开始香港运输署的长期测试,从运行安全、性能验证等多方面经过考验,成功拿到香港首张无人驾驶正式牌照。此次与应科院的深度合作,将进一步加快香港自动驾驶技术批量落地,推动中国自动驾驶产业由本地化迈向国际化进程。

    一清创新联合创始人、首席战略官詹培勋,一清创新顾问,中华全国工商联常委卢锦钦、长江实业执行董事赵国雄、瑞生律师事务所大中华区主席杨长缨、云南省政协常委庄小峰、香港潮州商会青委会副主任曾颖伟、中兴通讯战略及投资部香港办公室总监李建长,一清创新港口事业部总经理牛涛等领导嘉宾出席见证战略合作仪式。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应科院)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于2000 年成立,其使命是透过应用科技研究提升香港的竞争力。应科院自 2015 年开始发展车联网技术,并于 2021 年3月在香港启动全球最大型的车联网 (C-V2X) 公路测试之一,研究及测试车联网技术在香港道路的应用场景、所需的网络及相关基建,推动智能出行、提升道路安全和交通效率,以及为未来自动驾驶汽车发展奠下重要基础。第二阶段车联网计划将大幅提高实时性与数据乘载量,加入更多测试元素,如公共交通工具及应用程序等。

    右为香港应科院行政总裁叶成辉博士
    左为一清创新联合创始人、首席战略官詹培勋



    应科院研发具有感测功能的 4K2K AR/VR 兼容头戴式显示器(HMD) 荣获「2022香港资讯及通讯科技奖」

  • [香港,2022年11月21日]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应科院/ASTRI)的团队研发具有感测功能的 4K2K AR/VR 兼容头戴式显示器(HMD),荣获「2022香港资讯及通讯科技奖」的「商业方案(新兴技术)奖」银奖。

    「2022香港资讯及通讯科技奖」颁奖礼于11月16日举行,应科院两位代表新兴感测与显示系统助理高级总监陈建龙先生及助理主任工程师张玮女士出席此次颁奖典礼。讯息物理系统总监谷德权博士(Dr T. John Koo)亦作为本次活动督导委员会成员到场。

    得知应科院团队再次获奖,行政总裁叶成辉博士对同事们的杰出成就和贡献表示衷心祝贺:「我们积极参加香港资讯及通讯科技奖,目的是希望透过有关平台,让我们的科研人员有机会向业界展示其技术成果,获得更多与机构合作的机会,以促进技术商品化。此次获奖相信能鼓励科研同事未来加倍努力,不断追求创新和卓越,支持香港成为国际创科中心。」

    元宇宙被定义为下一代的互联网,而头戴式显示器则成为连接现实世界和虚拟空间之间的人机交互窗口。显示的图像质量、安全级别和人机交互是衡量头戴式显示器成功与否的三个关键因素。受益于应科院受专利保护的显示和传感技术,应科院已成功开发出AR/VR兼容的头戴式显示器,其具有无与伦比的图像显示质量,基于生物特征的安全数据保护以及通过眼睛注视跟踪和手势理解实现的自然使用人机界面。

    应科院的解决方案采用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4K分辨率LCoS微型显示器(矽上液晶)和高精度光学系统,可表现出具有清晰细节、鲜艳色彩和令人惊叹的视觉效果的真正双4K图像。为满足元宇宙应用的沉浸式体验,该解决方案可在人眼面前产生大视场(对角线70度)虚拟图像,打开探索世界的新窗口,为AR/VR的多种应用做好准备。

    带领研发团队的应科院新兴感测与显示系统助理高级总监陈建龙先生表示:「元宇宙融入日常生活将成为一个大的趋势,这势必推动用户追求更高端头戴式显示器的需求。应科院AR/VR兼容头戴式显示器在工业元宇宙的数位化应用中,可提供教育、训练、模拟,以至于操作辅助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香港再工业化的进程。」

    参与研发具有感测功能的 4K2K AR/VR 兼容头戴式显示器(HMD)的其他应科院成员包括:「陈建龙、张玮、刘德华、陈国颂、沉史辉、Sultan Malik Saad 及谈铭威」。

    新兴感测与显示系统助理高级总监陈建龙先生及助理主任工程师张玮女士代表团队出席颁奖典礼

    具有感测功能的 4K2K AR/VR 兼容头戴式显示器(H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