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公司與應科院簽訂合作備忘錄 善用創新科技 攜手打造智慧鐵路

  • [香港,2023年6月14日] 港鐵公司一直致力善用科技,推動智慧鐵路營運、車務管理和智能維修。港鐵今日(二零二三年六月十四日)與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簽訂合作備忘錄(備忘錄),預留二千萬港元深化雙方合作。

    備忘錄在港鐵公司車務總監李家潤博士及應科院行政總裁葉成輝博士的見證下,由港鐵公司車務工程服務及創科總管陳慶強先生與應科院首席營運總監陳滿恒先生簽署,為雙方訂立了進一步探討創新方案及科技應用的框架。憑藉應科院在通訊科技、人工智能、物聯網及數據分析等領域上的豐富研發及應用經驗,雙方的合作將有助進一步提升港鐵鐵路營運及智能維修的表現和效能。

    自二零二一年起,港鐵已投放約五千萬港元與應科院展開合作項目。雙方早前已簽訂多份合約並陸續展開合作項目,包括運用精準的自動光學檢測技術監察行車安全、聯合研發扶手電梯罅隙測量儀器,及應用數字孿生提高未來維修中心的效率等。雙方未來會共同研發及應用不同的新技術,例如物聯網、人工智能、數據分析等,聯手打造「智慧鐵路」。

    李家潤博士表示:「港鐵在應用科技於提升營運及管理表現方面向來不遺餘力,而且精益求精,務求為乘客帶來更安全可靠的服務。應科院一直是我們的緊密合作夥伴,多年來協助我們以創新方案提升服務。我們十分期待繼續與應科院的專家們推動『產、學、研』,促進香港的智慧鐵路發展。」

    葉成輝博士表示非常期待與港鐵共同推動全面應用智慧鐵路科技:「港鐵與市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應科院很高興能夠與港鐵建立緊密合作關係,透過各項先進科技,包括人工智能及大數據、物聯網、數碼分身、光學檢測等,打造智慧鐵路。智能化的鐵路服務是建設國際級智慧城市的重要一環,是次合作相信能夠進一步為香港智慧出行科技帶來劃時代突破,為乘客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出行體驗及服務,以科技賦能智慧生活。」

    港鐵公司在新企業策略「變.造未來」下,積極與科研機構、大專院校和初創企業攜手合作,冀能在推動鐵路智能化的同時,亦為本地科研作出貢獻,讓香港繼續前行。

    應科院積極支持完善創科生態圈,推動政、產、學、研多方協作,將先進技術轉化為落地應用,為市民提供智慧化的生活及營商環境,致力打造香港成為國際級智慧城市。

    在港鐵公司車務總監李家潤博士(右一)及應科院行政總裁葉成輝博士(左一)見證下,港鐵公司車務工程服務及創科總管陳慶強先生(右二)與應科院首席營運總監陳滿恒先生(左二)簽署合作備忘錄。

    港鐵公司及應科院聯合研發的扶手電梯罅隙測量儀器剛於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中獲得銀獎。

    自二零二一年起,港鐵已投放約五千萬港元與應科院展開合作項目。雙方早前已簽訂多份合約並陸續展開合作項目,包括運用精準的自動光學檢測技術(左圖)、聯合研發扶手電梯罅隙測量儀器(右圖),及應用數碼分身提高未來維修中心的效率等。

    應科院參與《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及《上海世界移動通信大會》 攜手生態系統合作夥伴展示獲獎5G技術

  • [香港,2023年6月2日]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與生態系統合作夥伴以「智能5G,超越連接」為主題,參與六月份的兩個通訊科技生態系統行業盛會,包括在北京於6月4日至6日舉行的《第31屆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PT Expo China),及在上海於6月28日至30日舉行的《上海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上海2023)上,聯合展示5G技術應用技術及今年於「日內瓦發明展」獲獎的創新項目,並首次於PT Expo China示範由5G技術實時控制的機械臂運動。

    應科院持續地與生態系統合作夥伴合作,包括安科訊(福建)科技有限公司(安科訊)、星騁科技有限公司(星騁科技)、成都恪賽科技有限公司(COXSAT)、安眺科技有限公司(安眺科技)、鵬城實驗室及廣州世炬網路技術有限公司(世炬網路),開發針對市場需要的通訊技術,促進中港兩地及全球企業的科研領域交流,聚焦5G解決方案、車聯網、物聯網區塊鏈、雲機器人等尖端技術及應用,推動新型工業化和數字化轉型。

    應科院行政總裁葉成輝博士表示:「應科院很高興能夠與我們的合作夥伴在展覽會中攜手展示通訊技術的創新和技術。隨著5G網路技術日趨成熟,我們的科研成果已授權給香港、中國大陸和世界其他地區的客戶進行商業化。我們期待與更多專家教授和行業領袖合作,完善5G技術和相關基礎設施的生態系統,開展多元化的技術研究,探索更多的應用場景和可行的解決方案,為工業轉型及智慧城市發展做出貢獻。」

    應科院於展覽會展示的技術包括:

    1. 支援時間敏感網路(TSN)的5G解決方案
      (於PT Expo China現場演示由該技術實時控制機械臂運動)
    2. 5G O-RAN基站
    3. 網路編碼技術賦能5G集成接入和回傳
    4. 數位前端(DFE)和毫米波解決方案
    5. 5G雲機器人平臺
    6. 5G車聯網(C-V2X)解決方案
    7. 5G物聯網區塊鏈

    支持時間敏感網路(TSN)的5G解決方案:應科院的5G TSN解決方案支持新型工業化和數字3化轉型,於PT Expo China現場將會演示利用該融合的5G TSN系統實時控制機械臂運動,該系統專注於使用者平面。TSN是IEEE802.1Q定義的標準技術,用在標準乙太網上提供確定性消息傳遞。融合的5G TSN系統被視為符合IEEE標準的虛擬乙太網TSN橋接器,將TSN功能擴展到無線領域,提供時間關鍵型服務。該系統可支援智能工廠、電網、採礦、智能交通等工業4.0場景的「5G+工業互聯網」用例。應科院目前正與位於深圳的國家研究中心鵬城實驗室合作,以實現支持TSN的5G系統,雙方將聯合發表一份題為「時間敏感網路技術賦能5G確定性數據傳輸」的白皮書。

    5G O-RAN基站: 應科院在具有開放接口的中立供應商硬體上集成了一個模組化軟體堆疊,允許來自不同供應商的基帶和無線電單元元件(即O-RU、O-DU和O-CU)無縫連接、運行。其關鍵功能包括小區發現、網路監控、毫米波、數字波束成形、小區增強、異構網路、頻譜共用、高可靠性低延遲通信(URLLC)等。應科院的5G基站參考設計支持多種行業領先的平臺,包括x86、Arm、和SoC,以及分布式和集成式小型基站設計。在此次展會上,應科院與安科訊、星騁科技、世炬網路一起展示了多個採用了應科院技術的5G基站解決方案。

    網路編碼技術賦能5G集成接入和回傳:應科院、安科訊和安眺科技共同展示全球首個網路編碼賦能5G集成接入和回傳運作應用模式。這項由安眺科技研發的突破性技術「批量稀疏編碼」(Batched Spare Codes :BATS),大幅地增強了密集部署5G基站的能力,在無需鋪設光纖網路下提高網路信息流,先進的BATS解決方案配合安科訊基站,展示了無線頻段回傳和使用者設備連接,釋放快速基站部署和高效使用頻段的潛力。

    數位前端(DFE)和毫米波解決方案:應科院的技術是與COXSAT(中國)、星騁科技(香港)和NXP(美國)公司合作開發的。它將小基站解決方案從FR1擴展到FR2毫米波。在聯合演示中,應科院物理層生成以最高碼率(MCS27)在256QAM中調製的5GNR100MHz寬帶信號,並通過COXSAT上變頻器和類比波束成形模組以毫米波(在n257中運行,Fc=24.65GHz)傳輸。輻射信號束解碼成功。應科院和COXSAT共同實現了模擬波束成形,通過該波束成形,基站可以在終端設備(UE)移動到不同位置時始終保持高覆蓋範圍和出色的信號質量。此外,應科院創新的DFE解決方案顯著地彌補了寬帶收發器的限制,並在不增加硬件成本的情況下提高了調製品質。應科院的DFE解決方案可以連接生態系統中的不同參與者,幫助構建增強的Sub-6解決方案和全面的毫米波解決方案。

    5G雲機器人平臺:該平臺結合了多項創新,提供低成本的工業機器人解決方案。借助應科院的Easy-5G解決方案,機器人可以進行高頻寬和超可靠低延遲通信。憑藉多感測器融合感知和厘米級定位技術,機器人能夠在動態複雜的工業環境中可靠工作,幫助企業開展各種特殊工序。借助雲和邊緣計算技術,將機器人的「大腦」遷移到雲端,使機器人價格低廉、節能高效、易於部署和維護。

    5G車聯網(C-V2X)解決方案:應科院繼續推動5G車聯網解決方案在香港的應用。應科院與合作夥伴共同開發了車載單元、具有融合感知和邊緣管理的路側單元,以及交通規劃和仿真平臺,以最大限度地實現整體突破並在現場驗證解決方案。經過一年多在香港的車聯網公共道路測試,應科院與大灣區的當地政府和行業合作夥伴合作開發跨境車聯網解決方案和先進的車聯網應用。此外,應科院正致力於聯網自動駕駛汽車(CAV),協助自動駕駛避免隱患,提升道路安全。

    5G物聯網區塊鏈:該技術的核心優勢是其網路的透明性和資料的可追溯性。應科院的技術使用鏈下方法來解決資料訪問速度慢、存儲大量數據以及管理物聯網數據更新頻繁等問題。它還使用區塊鏈來處理資料的發現和發佈、交易智能合約、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等。該解決方案對需要涉及多個數據提供者的私有數據交換或具有不同目的的數據消費者(如物業管理、物流控制和醫療服務)的組織極具吸引力。

    欲瞭解更多資訊,請於展會期間參觀應科院的展位:

    • 第31屆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於6月4日至6日在北京中國國家會議中心(CNCC)舉行,展位號為E2756
    • 上海世界移動通信大會於6月28日至30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SNIEC)舉行,展位號為E132

    應科院與生態系統合作夥伴於PT Expo China聯合展示獲獎5G技術應用,並全球首發基於3GPP R15 5G +TSN的端到端方案。

    應科院通訊技術組總監曾佑佑博士於「5G+工業互聯網高峰論壇」演講,並與鵬城實驗室聯合發表一份題為「時間敏感網路技術賦能5G確定性數據傳輸」的白皮書。

    應科院與百度智能交通攜手推動車聯網技術落地應用

  • [香港,2023525]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與百度智能交通今天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共同推動在香港更多場景應用自動駕駛及車聯網技術,並探索高精地圖領域的合作,進一步完善香港智慧出行生態圈。

    合作諒解備忘錄在應科院首席營運總監陳滿恒先生及百度阿波羅國際化總經理楊仲釩先生的見證下,由應科院副總裁(通訊技術)莊哲義博士及百度阿波羅香港事業部部長王春生先生代表雙方簽署。

    此次合作,應科院將與百度智能交通進一步擴展車聯網技術的落地應用場景。百度智能交通支持應科院路側系統研發項目,將在沙田智慧出行公開測試區部署其智慧網聯路側操作系統(智路Air OS),充分發揮車聯網基礎設施建設、自動駕駛軟件研發及智能交通營運的實力,與應科院在5G通訊技術,人工智能、智慧出行車聯網系統及實際道路測試的經驗結合,加速車聯網在香港不同場景的部署。同時,因應香港城市與道路的獨特環境,共同探索在高精地圖領域的合作,通過推動實驗項目提升高精地圖技術及可用性。

    應科院首席營運總監陳滿恒先生表示:「隨著今年四月『智慧出行車聯網技術聯盟』的成立,今次與百度智能交通的合作將有助促進中港兩地在車聯網、自動駕駛及高精地圖技術上的深度交流,並帶來科研領域上的突破。雙方的合作將會為路試加入更多測試元素,包括網絡、軟件系統、智慧路側基建等等,發揮雙方優勢互相協作,助力智慧交通應用落地,推動智慧城市的發展。」

    百度阿波羅國際化總經理楊仲釩先生表示很高興百度智能交通與香港應科院深化合作,共同推動香港智慧出行的發展:「『單車智能+網聯賦能』的中國方案已是産業共識,百度智能交通一直是車路協同理念的踐行者,致力於車、路、城市高質量的融合發展,引領未來出行方式的變革。借此合作契機,百度智能交通將與香港應科院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形成有效的技術和産品聯盟,聯合打造車路協同的解決方案,助推香港乃至大灣區的智慧城市新篇章。」

    應科院自2015年開始進行車聯網科技研發,隨後得到運輸署智慧交通基金的支持,並於2021年在香港啟動全球最大型的車聯網公路測試之一,由科學園至沙田市中心,全長14公里,研究及測試車聯網技術在香港道路的應用場景、所需的網絡及相關基建。目前已開展第二階段車聯網公路測試,結合同為應科院皇牌科技—高速、可靠和低延遲的5G網絡解決方案,以更有效、準確和快速的信息共享,提高道路及行人安全和交通效率。而「智慧出行車聯網技術聯盟」亦於今年四月份成立,旨在完善香港智慧出行生態系統,促進更多政、產、學、研於智慧出行及相關技術的協作,加快香港部署車聯網技術及基礎設施,全力支持香港成為智慧城市的典範。

    百度是擁有強大互聯網基礎的領先AI公司、交通強國試點單位。百度旗下智能交通業務及其關聯公司致力成為中國智能交通現代化的開路先鋒,按照「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求,助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支撐「人民滿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強國建設目標。今年5月17日,智慧網聯路側操作系統協同促進會(Association for Operating System of Intelligent Road Side,簡稱智路OS促進會)在北京正式成立,面向行業發布智慧網聯路側操作系統(智路Air OS 1.0)。作為技術核心貢獻方代表,百度將持續秉承「開放能力、共用資源、加速創新、持續共贏」的宗旨,以智路為重要平台,面向產業開放領先的技術和實踐經驗,共築高效、創新、共贏的開源環境,助推智慧交通產業發展。

    (後排左起)應科院首席營運總監陳滿恒先生;百度阿波羅國際化總經理楊仲釩先生 (前排左起)應科院副總裁(通訊技術)莊哲義博士;百度阿波羅香港事業部部長王春生先生

     

    立法會到訪應科院「創新科研中心」 冀共同建設香港成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 [香港,2023年5月15日]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於上周五5月12日邀請到香港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議員及立法會代表團出席「創新科研中心」開幕禮,期望透過應科院重點研發的科研項目及商品化成果,與各議員深入討論香港創科的發展空間,以創新科技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以及全力支持香港發展成為國際智慧城市及國際創科中心為最終目標。

    為了進一步推動創科發展,應科院致力完善創科產業鏈,持續推動「政、產、學、研」協作,加強生態圈上中下游連結。藉著全新「創新科研中心」的開幕,應科院向立法會議員展示科研應用的豐碩成果,包括5G通訊技術、智慧出行車聯網、藝術科技、網絡安全方案及人工智能應用等等,為日後制訂、修改及監管創科相關政策和預算提供參考,加深了解發展智慧城市所需要的技術;同時,亦見證應科院積極開發更多高科技、高增值、高潛力的解決方案,將科研成果落地,並作為連接大灣區及國內企業的平台,將香港的科研技術推展至國內及海外,以實際行動加速建設香港成爲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應科院董事局董事何偉中先生很高興能代表應科院團隊接待立法會代表團:「透過應科院『創新科研中心』開幕,我們有機會分享對創科發展的經驗及建議,期望立法會議員能和我們一同把握未來五年創科發展的黃金時期,積極完善香港創科生態圈的政策及措施,以創新科技吸引科研人才,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應科院行政總裁葉成輝博士亦表示非常歡迎立法會代表團到訪:「香港要成為國際創科中心,接軌國家戰略發展大局,我們必須時刻與社會各持份者建立緊密關係。是次邀請立法會議員親身了解創科趨勢,與應科院加深聯繫及溝通,期望有助爭取議員對創科相關政策議案及預算的支持,為推動香港及大灣區的創科發展共同努力。」

    (左起)應科院行政總裁葉成輝博士、香港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議員及應科院董事局董事何偉中先生主持應科院「創新科研中心」開幕儀式。

    香港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議員及立法會代表團出席應科院「創新科研中心」開幕禮,加深了解發展智慧城市所需要的技術。
    (前排左起)林筱魯議員;簡慧敏議員;何君堯議員;應科院行政總裁葉成輝博士;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議員;應科院董事局董事何偉中先生;葛珮帆議員;李惟宏議員;邱達根議員;洪雯議員
    (後排左起)劉國勳議員;梁子穎議員;陸瀚民議員;陳祖恒議員;張欣宇議員;尚海龍議員;黃錦輝議員

    應科院行政總裁葉成輝博士及科研專家向立法會代表團介紹應科院皇牌科技。

    應科院攜手保安局推動科研應用 協力紀律部隊邁向智慧化

  • [香港,2023年5月4日]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今日邀請到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先生、警務處處長蕭澤頤先生、警務處刑事及保安處處長葉雲龍先生、懲教署署長黃國興先生、消防處處長楊恩健先生、海關副關長(管制及執法)陳子達先生及入境事務處助理處長(資訊系統)柯重鈺先生,出席「創新科研中心」開幕禮,見證應科院和各紀律部隊共同推動科研應用,旨在把香港打造成為國際智慧城市。

    藉著應科院全新「創新科研中心」一系列的開幕活動,保安局及各紀律部隊歷史性地齊聚一堂,對進一步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具有重大意義。應科院一直致力推動香港發展成為國際級智慧城市,而當中紀律部隊是城市組成重要的一部分,雙方的合作充分發揮雙方的優勢,將紀律部隊豐富的執法經驗,與應科院開發及技術轉化的能力融合,協力打造一系列智慧化科研應用,以促進香港智慧城市的發展。

    應科院展示了過往與紀律部隊的合作項目,其中包括早前在「日內瓦國際發明展」取得「評審團嘉許金獎」的5G通訊技術、取得「金獎」的香港蜜網(HoneyNet)威脅預警及捕獵網絡—網絡安全技術、智能語音辨識引擎「飛謄」處理警隊語音紀錄,以及智能文件處理系統加快行政程序等等。未來,應科院及紀律部隊將會加強科研合作,專注於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等領域,以提供更先進、更高效、更精確的科研應用,簡化繁複的工作流程,從而協助執法人員面對未來的挑戰,同時提高服務效率及質素,務求全面提升智慧城市的安全和穩定水平。

    應科院主席李惠光工程師稱:「發展智慧城市的關鍵在於提供市民安全及便利的生活環境。為了回應與日俱增的挑戰,我樂見紀律部隊近年特別投放了不少資源發展新科技,提高執法的效率及優化服務,應科院將會繼續與保安局及紀律部隊攜手合作,為應對社會的挑戰提供創新的解決方案。」

    應科院行政總裁葉成輝博士指過去與各紀律部隊的科研合作均取得不少突破及成果:「應科院與各紀律部隊將會聚焦人手調度及執法上的科技需求,協力探索嶄新的前沿技術並深入研發,以各種智慧化應用加強執法部門的能力及提高服務效率,讓紀律部隊持續為市民安居樂業作出貢獻,打造香港成為國際級安全城市。」

    (左起)入境事務處 助理處長(資訊系統)柯重鈺先生;警務處刑事及保安處處長葉雲龍先生;警務處處長蕭澤頤先生;應科院董事局主席李惠光工程師;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先生;應科院行政總裁葉成輝博士;懲教署署長黃國興先生;消防處處長楊恩健先生;海關副關長(管制及執法)陳子達先生

    (右五)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先生聽取應科院與各紀律部隊共同研發的項目

    應科院行政總裁葉成輝博士分享過去與各紀律部隊合作的科研成果

    應科院智慧城市總監廖振興博士及科研專家介紹應科院皇牌科技

    應科院揚威「日內瓦國際發明展」勇奪34個獎項 本土女工程師憑人工智能質檢平台項目首次取得特別大獎

  • [香港,2023年5月1日]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於「第48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中勇奪34個科研獎項,包括「特別創意大獎」(King Abdulaziz University-Special Award for Innovation)、2項「評審團嘉許金獎」 、6項「金獎」,以及25項「銀獎」及「銅獎」,奪獎成績為歷年之冠,亦是香港代表團獲獎最多的機構之一。

    榮獲「特別創意大獎」的項目「TrainLite—用於缺陷檢測的小數據AI學習平台」,由應科院物聯網感測及人工智能技術高級經理黃嘉瑤博士研發。技術能夠降低生產商開發生產線自動質檢的門檻,提高生產效率及質素。愈來愈多生產商希望透過人工智能等技術推動工業4.0轉型,但未有足夠成熟的大數據支持。為了解決數據不足的行業痛點,TrainLite平台協助生產商以有限的小數據開發AI學習模型,以較低成本實現生產線自動質檢,提高生產效率及質素,技術可應用於各種產品,包括布料、電路板、晶片,汽車、蓋玻片及顯示器。黃嘉瑤博士是在香港教育下培育的本土女性科研人員,她參展的另一項目「表面檢測的零死角路徑優化」也同時奪得了「金獎」。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過去,智慧城市的建設成為都市復甦的關鍵。今屆獲獎的技術涵蓋通訊技術、物聯網、人工智能及機器人等前沿技術領域,推進新型工業化及智慧製造。其中2項「評審團嘉許金獎」就由通訊技術團隊的5G科研項目包辦,印證應科院多年來在通訊科技上的主導角色,分別是與合作夥伴n-hop technologies Limited共同研發的「實現智慧城鄉通信的網絡編碼5G多跳技術」及「5G雲機械人-用於工業 4.0 轉型的5G雲機械人」。網絡編碼5G多跳技術能提升網絡傳輸速率以及減少數據丢失,賦能車聯網、物聯網、機器人及偏鄉通訊;而5G雲機械人項目能協助生產商以更低成本設置可擴充及遙距雲操控的自動化機械人,有效率及精準地完成複雜的工業任務。

    其他獲獎的項目都與智慧城市建設息息相關,包括數碼健康科技、金融科技及區塊鏈技術、智慧出行車聯網,企業網絡建設、HoneyNet網絡威脅情報預警分析系統等等,而參展團隊中最年輕的集成電路及系統助理工程師張裕城先生,年僅24歲就憑着「自主式移動機器人智能充電系統」項目奪得「金獎」。應科院向來以培育本地科研人才為己任,希望藉此佳績能激勵更多對創科充滿熱誠的科研人員,繼績努力不懈研發各項科技應用,推動科研成果落地,善用創新科技以科技為市民帶來便利智能生活及經商環境,加快城市及經濟的發展,讓香港邁進智慧化時代。

    應科院主席李惠光工程師表示:「應科院的研發在雲集世界頂尖發明家的『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中取得歴年最佳的成績,表示外界對我們科研實力的認同及肯定。我們會積極提升科研的能力及水平,投放資源培育全方位科研人才,以推動香港創科發展,並透過更多的智慧科技應用回饋社會。」

    應科院行政總裁葉成輝博士感謝一眾科研人員全力以赴:「智慧城市科技是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要素,應科院為科研人員提供多元化的研發平台,讓他們在充足的空間、先進技術及器材的支援下,發揮創新思維,為社會構思新科技,並積極透過知識技術轉移,與產、學、研各方共同推動科研成果落地,讓科研不再局限於紙上談兵。今年應科院在『日內瓦國際發明展』取得歷史性佳績,首次奪得高達34項科研獎項,正正肯定了來自香港參與科研的傑出人才及項目,衷心恭賀及感謝科研人員及團隊為創科作出的努力和貢獻。」

    「日內瓦國際發明展」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瑞士聯邦政府、州政府和日內瓦市的贊助下舉辦,該展覽憑著其領先的國際地位和規模,被公認為國際最重要的發明展。2023年有40個國家及超過1000項發明參展。

    應科院於「第48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得獎項目

    「特別創意大獎」

    • TrainLite—用於缺陷檢測的小數據AI學習平台

    「評審團嘉許金獎」

    • 實現智慧城鄉通信的網絡編碼5G多跳技術
    • 5G雲機械人:用於工業 4.0 轉型的5G雲機械人

    「金獎」

    • 表面檢測的零死角路徑優化
    • 超感浸境:真高清 AR/VR 一體化頭戴顯示器
    • 安心存:集防偽、加密及存儲一體的光學標籤
    • 智視野:用於糾正及輔助視力障礙之智能眼球追踪技術
    • 基於機器學習的網絡威脅情報預警分析系統
    • <補機>人工智能系統:自主式移動機器人智能充電系統

    「銀獎」

    • 同軸線掃共聚焦3D感測系統
    • 基於自適應優化網絡的水質預測框架
    • 激光觸控:人體工學激光手指控制器
    • Bright-ENDO:多功能AI輔助胃鏡檢查系統與解決方案
    • 電力線通信干擾降低和消除系統
    • 可應用於再生能源和智能電網的節能及智能電源中心方案
    • 下一代數字控制無弧安全充電方案
    • 高速可靠傳訊鏈: 電子設計自動化雲端計算高速連接介面
    • 低壓CMOS工藝的低功率電壓檢測器
    • 5G 企業網一鍵融合:賦能未來企業網絡基礎設施
    • 增強車聯網:提高道路安全和交通效率的創新道路網絡系統

    「銅獎」

    • TrainLite—用於缺陷檢測的小數據AI學習平台
    • 智能搜尋:細粒度視覺內容搜索平台
    • 精神壓力和健康監測系統
    • 煙智:通過多維指標監控抑制誤報煙霧檢測
    • 聲感分類:使用聲學傳感對材料進行分類
    • 動態差分隱私聯邦學習信用評分系統
    • AI輔助自動化汽車保險理賠系統
    • 區塊鏈互操作性方案:區塊鏈系統的多模式橋接
    • AccuBronchus:用於支氣管內光學相干斷層成像的小氣道快速測量系統
    • 定向增強:一個更好的定向廣告人工智能框架-多維度知識轉移
    • 具有溫度驅動死區時間控制的智能無線充電方案
    • 反欺詐智能門鎖:可區分真假臉的低耗裝置
    • 智能數據:區塊鏈技術助力智能眾包數據管理
    • 5G高鐵物聯網:5G 助力智能交通

    應科院本土女工程師黃嘉瑤博士專責項目「TrainLite—用於缺陷檢測的小數據AI學習平台」
    首奪「第48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特別大獎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親身恭賀得獎團隊

    (右起)應科院行政總裁葉成輝博士;應科院物聯感測及人工智能技術高級經理黃嘉瑤博士

    應科院於「第48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中勇奪34個科研獎項,奪獎成績為歷年之冠

    應科院創新科研中心開幕 匯聚科研精英推動學研合作

  • [香港,2023年4月21日]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今日舉行「創新科研中心」開幕禮,致力為「政、產、學、研」各方提供創科交流平台,展示香港領先的科研成果。香港城市大學(城大)、香港浸會大學(浸大)、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香港理工大學(理大)、香港科技大學(科大)及香港大學(港大),共六所香港的大學校長、副校長、教授及研究團隊應邀出席儀式,共同見證本地大學與研究院攜手建立長期合作夥伴關係,推動大學技術轉移及科研成果落地,完善香港創科生態圈,為香港發展成國際創科中心作出貢獻。

    本地大學是香港科研能力的基礎,孕育無數科研專才及科技初創企業。是次開幕禮歷史性地齊聚多位對香港科研深有貢獻及成就的學術界領袖,包括浸大校長衞炳江教授、中大校長段崇智教授、副校長(研究)岑美霞教授、理大(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城大協理副校長(策略研究)謝智剛教授、科大協理副校長(知識轉移)金信哲博士及港大協理副校長(研究及創新)岑浩璋教授,一同對《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中完善創科生態圈的大方向表示重視支持,聯手促進生態圈上中下游相互發展。

    應科院自成立以來一直以「科研成果落地」為使命,積極推動「政、產、學、研」合作,促進上、中、下游多方面推進香港創科發展。而香港的大學作為國際頂尖學府,為研究人員提供先進設施及學術資源,發揮國際化、創新性及跨學科研究的影響力,吸引全球英才在港發展。應科院與各大學強強聯合,攜手共建科研商品化平台。在上游方面繼續強化大學高尖研究、基礎科研活動,以及研究設施的支援;在中游方面加強技術開發,激勵產學研協作,加速推動「從一到N」的科研成果轉化及商品化;在下游方面落實清晰的科技產業促進政策,聚焦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及先進製造與新能源科技等優勢產業發展,探索並發現嶄新的前沿技術,為應對社會的挑戰提供解決方案。

    署理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張曼莉女士表示:「憑藉香港在『一國兩制』下擁有國際化的優勢,以及本港各所大學的創新性和頂尖的研發實力,只要各界從上、中、下游多面攜手合作,香港的科研成果必定能夠加速推動智慧城市的發展,提升市民的生活質素。加上大灣區的龐大發展潛力,香港創科界定能把握好機遇,為國家的科技發展作出貢獻。」

    應科院主席李惠光工程師對能夠見證應科院與多所大學的合作表示心情倍感振奮及鼓舞:「應科院每年處理接近一百個科研項目,全以商品化為最終目標,而大學是應科院極為重要的創科夥伴。今天應科院和本地六所大學的全方位科研合作,積極支持政府發表《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的發展方向,未來我們會持續與各大學攜手共建科研商品化平台,在人才、資源、科研等方面互相協作,創造獨特的科研條件,為技術的知識轉移提供機會,共同把握創科年代的新機遇。」

    應科院行政總裁葉成輝博士指過去一直與學界保持緊密聯繫及交流:「應科院與本地大學會針對企業及社會的科技需求,協力開展更多具有影響力的創新科研項目,促進研究成果落地商品化,協助更多創科產品推出市場,並會繼續支持大學初創團隊運用科研成果和技術,轉化成為產品和服務。同時會開辦不同的人才招聘計劃及聯合博士生工作計劃,提升本港科研人才在國際舞台上的競爭力,全方位在人才培育及研發能力方面完善創科生態圈,共建香港智慧城市,攜手為香港以及國家的創科發展作出貢獻。」

    (左起)科大協理副校長(知識轉移)金信哲博士;港大協理副校長(研究及創新)岑浩璋教授;中大副校長(研究)岑美霞教授;浸大校長衞炳江教授;應科院主席李惠光工程師;署理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張曼莉女士;應科院行政總裁葉成輝博士;中大校長段崇智教授;理大(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城大協理副校長(策略研究)謝智剛教授

    (前排左起)科大協理副校長(知識轉移)金信哲博士;港大協理副校長(研究及創新)岑浩璋教授;中大副校長(研究)岑美霞教授;浸大校長衞炳江教授;應科院主席李惠光工程師;署理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張曼莉女士;應科院行政總裁葉成輝博士;中大校長段崇智教授;理大(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城大協理副校長(策略研究)謝智剛教授;應科院董事局成員戴劍寒博士

    (後排左起)應科院可信及人工智能技術高級總監張偉倫先生;應科院集成電路及系統副總裁史訓清博士;應科院首席營運總監陳滿恒先生;應科院董事局成員吳其彥教授;應科院董事局成員湯達熙先生;應科院通訊技術副總裁莊哲義博士;物聯網感測與人工智能技術高級總監蔡振榮博士;應科院信息物理系統總監谷德權博士;應科院科研生態系統及大學科技轉移總監鄭可怡女士

    (前排右三)署理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張曼莉女士聽取應科院與各大學團隊共同研發的項目。

    應科院成立「智慧出行車聯網技術聯盟」 完善香港智慧出行生態系統

  • [香港,2023年4月14日]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今天宣布成立「智慧出行車聯網技術聯盟」(「聯盟」),旨在完善香港智慧出行生態系統,促進更多產、學、研於智慧出行及相關技術的協作,加快香港部署車聯網技術及基礎設施,助力香港成為智慧城市的典範。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及來自學術界、智慧出行領域的專家和業界翹楚齊聚一堂,共同見證了聯盟的成立。同場舉辦的《數字經濟峰會-智慧出行論壇》將分享技術的階段性成果及未來發展,探討車聯網在香港應用的挑戰及解決方案,以及自動駕駛商業化等議題。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先生稱:「政府一直致力將科技帶到市民生活的每個方面,積極推動『智慧城市』發展。當中的『智慧出行』,其中一項主要措施就是要促進自動駕駛車輛及車聯網技術在本港進行更廣泛的測試和應用。應科院牽頭成立『聯盟』正正提供一個跨行業的平台,連結各領域,共同促進香港車聯網技術生態圈的發展,為知識轉移和商業化締造良好環境,聯手推動車聯網在香港『落地』。」

    應科院董事何偉中先生欣見「聯盟」成立:「智慧出行車聯網技術是智慧城市發展的必經之路,隨著5G網絡技術的成熟,更多創新的應用科技應運而生,應科院的車聯網技術便是其中一個例子。「智慧出行車聯網技術聯盟」匯聚各領域的專家,共同探索如何利用本地創科提高道路安全和效率,為未來車聯網 ˴ 聯網自動駕駛車輛和智慧城市的發展奠定重要基礎,便利市民生活,製造友善營商環境。」

    應科院行政總裁葉成輝博士表示十分期待「聯盟」成立後,對香港智慧出行所產生的多重正面能量:「推動智慧出行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之一,應科院將聯同多個技術領域專家、學者和業界翹楚利用「智慧出行車聯網技術聯盟」的平台,共同完善交通技術及相關基建的生態圈,展開多元化的技術研究、探討應用場景及可行方案,推動更多在創新科技方面的「產、學、研」協作,而大灣區城市亦能參考香港的經驗和技術,加快兩地交通互通互聯,成就香港為「十四五」規劃下的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建立「智慧出行車聯網技術聯盟」 加快車聯網技術及基礎設施部署

    智慧城市科技是推動經濟及社會復甦的重要引擎,政府早前分別公布《香港智慧出行路線圖》和《香港智慧城市藍圖2.0》,落實「智慧出行」,關注市民出行的便利及安全,致力將科技融入城市管理及服務,製造友善及便利的營商環境,為市民日常生活帶來裨益。為加快智慧出行及相關應用在香港的部署,應科院主導成立「智慧出行車聯網技術聯盟」,獲得本地學界及業界多間機構的支持,旨在促進車聯網、5G及自動駕駛等關鍵技術技術研發,保持各持份者緊密聯繫,加強產業、研究機構、學術界之間的協作,為業界常見的困難和技術需求探討可行解決方案,共同推動發展㇐個集創新、協作、創業精神和技術商業化的生態系統。

    親身體驗應科院皇牌技術-車聯網 技術

    應科院致力研發各種科技智慧,助力打造香港成為國際級智慧城市,車聯網技術便是應科院皇牌技術之一。車聯網技術於2015年在創新科技署及運輸署支持下積極開展研發,配合高速、可靠和低延遲的5G網絡技術,以更有效、準確和快速的信息共享,提高道路及行人安全和交通效率。在2021年,應科院開展香港首個車聯網公開道路測試,同時是全球最大型的車聯網公路測試,測試地點由科學園至沙田市中心,全長14公里,並於去年啟動第二階段路試及「深港車聯網科創走廊」,研究及測試車聯網技術在香港道路所需的的應用場景、網絡及相關基建,進一步推動香港與深圳交通互聯互通及跨灣區自動駕駛。

    應科院除了在《數字經濟峰會-智慧出行論壇》中分享最新車聯網技術發展及實際案例外,同時於4月12至15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的香港國際創科展中重點展示車聯網技術,市民可以透過親身體驗,更了解未來智慧出行的應用。展會上更會展出應科院其他皇牌技術,包括Easy 5G方案、聯盟式學習、自然語言處理、私隱保障傳感技術、HoneyNet 網絡安全情報收集技術、第三代半導體及節能創新3D集成電路平台技術。

    (左起)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副總裁(通訊技術) 莊哲義博士;香港電子業總會副主席吳民卓博士;香港工業總會常務副主席莊子雄先生;運輸署助理署長/技術服務何偉基先生;應科院董事會成員何偉中先生;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先生 GBS, JP;應用科技研究院行政總裁葉成輝博士;署理政府資訊科技總監黃志光先生, JP;香港中華總商會副會長曾智明先生, JP;海關副關長(管理及策略發展) 黎流栢先生, CDSM, CMSM;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董事局成員湯達熙先生

    (前排左起)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副總裁(通訊技術) 莊哲義博士;香港電子業總會副主席及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董事局成員 吳民卓博士;香港工業總會常務副主席及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董事局成員 莊子雄先生;運輸署助理署長/技術服務何偉基先生;應科院董事會成員 何偉中先生;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先生 GBS, JP;應用科技研究院行政總裁葉成輝博士;署理政府資訊科技總監黃志光先生, JP;香港中華總商會副會長曾智明先生, JP;海關副關長(管理及策略發展) 黎流栢先生, CDSM, CMSM;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董事局成員湯達熙先生

    (後排左起)香港電動車業總商會有限公司會長董清良先生;香港電子業商會行政總裁衛紹邦先生;香港汽車零部件工業協會會長吳永康先生;香港汽車會及香港汽車工業學會會長李耀培博士;機電工程署助理署長李學賢先生;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助理總監(執行) 趙子勝先生;香港汽車商會主席梁永鏗先生;香港的士業議會主席黃卓邦博士;香港電子科技商會主席蔡劍誠先生;香港物聯網商會會長莊毅堅先生

    (前排左起)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副總裁(通訊技術) 莊哲義博士;香港電子業總會副主席及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董事局成員 吳民卓博士;香港工業總會常務副主席及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董事局成員 莊子雄先生;運輸署助理署長/技術服務何偉基先生;應科院董事會成員 何偉中先生;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先生 GBS, JP;應用科技研究院行政總裁葉成輝博士;署理政府資訊科技總監黃志光先生, JP;香港中華總商會副會長曾智明先生, JP;海關副關長(管理及策略發展) 黎流栢先生, CDSM, CMSM;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董事局成員湯達熙先生

    (後排左起)善水資本合夥人及匯達交通服務有限公司董事萬宇峰博士;有利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及城系有限公司創辦人及行政總裁黃慧敏女士;中國移動香港有限公司政企事業部總裁張煒先生;香港機場管理局工程及科技執行總監梁永基先生;金城營造集團行政總裁王紹恆先生, JP;香港鐵路有限公司車務總監李家潤博士;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馬惟善先生;進智公共運輸控股有限公司主席黃靈新先生;香港電訊有限公司商業客戶業務董事總經理吳家隆先生;雲控智行科技有限公司聯席總裁劉軍博士;華礪智行(武漢)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邱志軍先生;招商新智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王振華先生

    (左起)冠忠巴士集團綜合數碼平臺及企業策劃總監盧祖偉先生;國際汽車及航空工程師學會-香港區域分會副主席鍾家駿先生;一清創新創始人劉明教授;中國移動香港有限公司政企事業部總裁張煒先生;聯想電訊盈科企業方案行政總裁李喆先生;應科院董事會成員何偉中先生;應用科技研究院行政總裁葉成輝博士;和記電訊(香港)有限公司企業市場高級副總裁麥紀欣女士;華礪智行(武漢)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邱志軍先生;有利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及城系有限公司創辦人及行政總裁黃慧敏女士;德勤中國華南區科技、傳媒和電信行業主管合夥人陳耀邦先生

    應科院參與2023年巴塞羅那世界移動通信大會 聯同生態系統合作夥伴分享5G尖端技術

  • [西班牙巴塞羅那,2023年2月27日]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聯同生態系統合作夥伴安科訊(福建)科技有限公司(安科訊)、星騁科技有限公司(星騁)、安眺科技有限公司(安眺科技)及鵬城實驗室(PCL),在西班牙巴塞羅那於2月27日至3月2日舉行的 2023 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以「智能5G,超越連接」爲主題,展示最新的 5G應用和創新技術。

    這些技術包括:

    1. 網絡編碼技術賦能5G集成接入和回傳
    2. 基於5G時間敏感網路的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
    3. Easy 5G網絡方案—5G編排器(英特爾金牌網絡建設者合作夥伴)

    在這次展會中,應科院和生態系統合作夥伴共同展示各種經濟高效的5G尖端技術, 協助企業輕鬆部署5G網絡,快速進入公共、私人或垂直市場。其中「5G+工業互聯網」的解決方案,支持智能工廠、電網、礦山、智能交通等場景,推動工業4.0轉型,邁向全 5G 互聯工廠。目前,我們正積極與本地和全球不同的夥伴合作,利用5G網絡解決方案進行商業化應用。

    應科院行政總裁葉成輝博士表示:「應科院很高興能與合作夥伴,聯手在展會中分享我們的創新概念及科研技術。 應科院的重點目標之一,是協助企業把握科技市場蓬勃發展所帶來的無限商機,建立他們的競爭優勢,期望藉著應科院5G技術的擴充發展,能讓更多的製造商參與到5G的長遠發展中。 我們也繼續積極與業界探討,包括技術轉移在內的多種合作模式,從而推動智慧城市、智能工廠等創新應用的發展。」

    網路編碼技術賦能5G集成接入和回傳:應科院、安科訊和安眺科技共同展示全球首個網路編碼賦能5G集成接入和回傳運作應用模式。這項由安眺科技研發的突破性技術「分批稀疏編碼」(Batched Spare Codes: BATS),大幅地增強了連接密集5G基站的能力,在無需鋪設光纖網絡下提高網絡信息流,先進的BATS解決方案配合安科訊基站,展示了無線頻段回傳和用戶設備連接,釋放快速基站部署和高效使用頻段的潛力。

    5G毫米波集成小型基站:應科院與星騁合作開發了商用級5G毫米波ISC解決方案。5G毫米波ISC在28GHz毫米波載波頻帶、400 MHz系統帶寬、2個發射和2個接收下運行,提供超高速和低延遲的數據傳輸。該5G毫米波ISC已在運營商網絡中獲得認證。此解決方案在公共網絡和專用網絡,尤其在sub-6牌照頻段資源有限時非常有用,數據流量可以輕鬆地卸載到毫米波頻段。

    5G時間敏感網路:應科院的5G TSN支持工業互聯網,爲新型工業化和數字化轉型提供解决方案。 支持TSN的5G系統被視爲符合IEEE標準的虛擬以太網TSN橋,可在無線域上擴展TSN功能提供時間關鍵型服務。應科院目前正與安科訊及位於中國深圳的國家級研究中心鵬城實驗室合作,開發和展示支持5G端到端TSN的系統。應科院的解決方案為「5G+工業互聯網」提供確定性網絡,支持智能工廠、電網、礦山、及智能交通等用例,推動實現工業4.0轉型,邁向全5G互聯工廠。

    Easy 5G網絡設置 — 5G編排器:應科院的5G編排器支持公共雲和私有雲,也可以微型站點的形式應用在英特爾智慧邊緣計算平台(Intel Smart Edge)。作為英特爾金牌網絡構建商合作夥伴,應科院將與英特爾攜手推廣虛擬化5G技術,幫助企業快速進入市場,通過5G編排將5G部署到公共、私人或垂直市場應用。 5G的用戶平面功能(UPF)模塊不僅具有極高的數據處理能力(與Intel合作超過1.3Tbps的輸送量),還支持5G-LAN、精確時間同步(與Intel I225/I226系列)、超低抖動,並具有高可用性。

    應科院聯同多家生態系統合作夥伴,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的2023年世界移動通訊大會上,展示最新的 5G應用和創新技術。

    安眺科技聯合創辦人及董事楊偉豪教授(中)、安眺科技聯合創辦人及首席執行官何偉中先生(左二)、應科院通訊技術總監招溢利博士(左一)、應科院通訊技術總監曾佑佑博士(右二)及團隊共同展示全球首個網路編碼賦能5G集成接入和回傳運作應用模式(5G-IAB)。

    應科院支持財政預算案創科撥款 共同完善創科生態圈

  • [香港,2023年2月22日]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歡迎財政司司長在二零二三至二四年度財政預算案中,提出多項完善創科生態圈的措施。應科院一如既往,全力支持及配合香港政府的政策及發展方針,以提升香港科研競爭力為己任,貫徹落實科研成果商品化,持續加強與大學、企業及研發院的通力合作,構建創科生態圈,為香港締造源源不絕的創科動能。

    應科院主席李惠光工程師表示:「在過去疫情及經濟下行的壓力下,政府仍繼續撥款支持創科,投資未來,推動高質量發展,包括發展智慧城市及數字經濟、設立低碳綠色科研基金及成立「綠色科技及金融發展委員會」,推動香港發展為國際綠色科技及金融中心;預留三十億推動前沿科技相關的基礎研究,更好實現「從零到一」的基礎科研能力,以發揮香港作為國際科研合作平台的獨特優勢,引進來自內地及世界各地的創科領軍人才、科研團隊和企業,促進跨領域的科研合作,以及推進智能產業發展,充分表達對香港創科的高度重視,應科院將會加大政產學研合作的規模和深度,促進更多優質科研成果落地,回饋香港和國家。」

    應科院行政總裁葉成輝博士稱:「政府對創科業界的積極支持對我們來說是很大的鼓舞。應科院致力與社會各界推動技術轉移,進一步提升香港科研競爭力。我們樂見政府針對科研成果轉化和生命健康科技研發這兩大範疇,撥出六十億元用作資助大學及科研機構設立主題研究院,促進橫跨院校、機構和學科的合作。與此同時,各項培育本地科研人才及科技人才入境優化政策,將為創科業界提供優質專才,而政府延續「中學IT創新實驗室」等計劃,持續培育學生對創科的興趣,有助壯大未來創科人才供應;隨著中港兩地往來復常,我們正計劃今年落戶河套區港深創科園,並在大灣區開拓更多研發項目,提供平台加深兩地科研人才的交流,有助培育出深入了解大灣區科研發展需要的專才,更能全面配合國家的未來發展。」

    科技不斷發展普及,全球微電子需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持續增長。「微電子研發院」的成立,將有助提升香港的科研基礎實力,進一步融入國家的發展大局。應科院期望微電子研發院在成立後可進一步拓闊科研領域,協助業界提升水平,以應對未來挑戰及抓緊機遇;充實微電子人才庫,促成微電子與半導體技術生態系統,並以全球視野引領香港產業發展,加強香港在科技研發及知識轉移方面的「超級聯絡人」角色,鞏固香港作為國際創科中心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