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捷生 (Alvin),高級經理,集成電路及系統 (ICS)
陳捷生在香港科技大學 (HKUST) 獲得碩士學位後,開始了他集成電路 (IC) 設計的職業生涯,主要涉及OLED顯示驅動器、LED TV背光驅動器、超聲波成像IC和TFT顯示驅動器等產品的研發。他于2019年加入應科院,主要研究類比和混合信號設計。在業餘時間他的愛好是組裝模型和踢足球。
Q. 請為我們介紹一下你的研究領域。
我在應科院的研究領域包括高速介面設計,如MIPI、RGMII、I2C;類比混合信號設計,如ADC;DC-DC轉換器,如大功率同步降壓轉換器。
Q. 你特別希望通過研究解決哪些問題?遇到過什麼挑戰?
開發集成電路分為三個階段:設計、評估和生產。作為一名設計師,我需要參與所有階段,非常具有挑戰性。
在設計階段,我需要與客戶闡明規格、定義電路架構、建立電路原理圖、檢查版圖並準備備份/調試計畫。在評估階段,我需要制定評估設置,並為每個規格專案定義評估程式。在生產階段,我與測試工程師分析統計資料,找出良率降低項目的根本原因,以提高良率。

Q. 到目前為止,你職業生涯中最自豪的時刻是什麼?
我負責設計LED驅動器和顯示驅動器集成電路,這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硬體。當我走在街上,看到手機、電視等商品使用了我的集成電路設計時,真的很激動,我為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確實,一旦專案成功,集成電路設計就是一份回報豐厚的工作。
Q. 在你的研究領域中有哪些脫穎而出的技巧與大家分享?
數以百萬計的元件集成到一個微型集成電路中,要開發成功的集成電路,設計師需要細心、負責、掌握很多專業知識,並要與團隊成員保持良好的溝通。
Q. 如果你不是研究人員,你會做什麼?
如果我不是研究人員,我想開一家模型組裝店,那是一個讓人們夠釋放工作壓力的地方。在模型組裝過程中,使用了不同的化學製品、工具和材料,能夠激發許多創新的想法。

Q. 對於想為創科和應科院作出貢獻的年輕人,你有什麼建議?
在私人企業工作,你只能研發特定系列產品。但作為香港最大的研究中心,應科院有著包括軟體、硬體等各種專案,為年輕人提供了一個多元化的研究平臺。研發人員可以在應科院建立強大的知識儲備、獲得多樣化的經驗。他們可以接受良好的學習與訓練,在未來為創科事業做出重要貢獻。
應科人故事
開展新事業
尋找工作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