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科院的技术项目在本港与海外屡获奖项,为本院和香港带来荣誉。这些奖项也显示出应科院的创新和能力受到肯定。下面是各群组或其应用了应科院技术的合作伙伴所获得的部份奖项:
日内瓦国际发明展
2022
金奖
利用5G技术让未来的城市和园区更智能、更高效 |
应对气候变化 ─ 新型水底无线充电解决方案 |
银奖
博学的聊天机器人的生成 |
数码营销的海量实时数据流处理 |
构建未来文本数字化的基石 |
全球疫情期间跨境合规生态系统的变革 |
透过低延迟、高精准度和可靠的流动车联网系统,增强未来的智慧交通基础设施 |
关于人工智能计算的低碳排放优化设计 |
让电池拥有第二生命 |
为移动机器人缩短停机充电时间并提高生产力的快速充电技术 |
用于救生的低成本人工智慧夜视技术 |
普及预防性眼部视网膜检查解决方案 |
2021
金奖
智能行为分析系统 |
物联网区块链:数据交换 |
应急通讯终端 |
5G和视觉人工智能的自动导向车方案 |
服务于下一代数据中心的第三代半导体电能转换器技术 |
服务于地铁储能系统的3D高效能电力电子模块技术 |
共振式无线充电器 |
银奖
智能水务数据分析 |
文件自动摘要 |
3D虚拟实境制作系统 |
用于3D场景中对象的姿态、尺寸和形状测量的方法和装置 |
零知识证明硬件加速器 |
无线网络高时延回传改善方案 |
5G开放式无线电接取网路基站 |
多蓝芽信标室内定位方案 |
应用于智能机器人的安全且高容量先进移动储能技术 |
用于IC封装的电路制造及硅通孔互联技术 |
5G移动通信技术与鳍式场效应晶体制程静电防护方案 |
用于移动电子设备浪涌电流保护的低电容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 |
适用于高能源效率直流建筑物的先进数字断路器 |
智能制造质量保证系统 |
用于深度感测和多图像显示的非机械光束转向设备 |
即时且非接触式溶液浓度检测仪 |
2019
评判特别嘉许金奖
通过国际移动用户身份(IMSI)采集增强移动边缘计算(MEC) |
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涂上高孔隙自关闭层隔膜 |
具有反射楔形结构的袖珍型光谱仪 |
医学图像数据分析平台 |
金奖
低功耗蓝牙无线通信系统的高精度低功耗时间和频率同步方法 |
游牧移动基站紧急服务 |
用于高功率应用及其方法的三维全塑封功率电子模组 |
智能工业机器人:三维视觉和认知 |
用于头戴式显示器的集成双传感光学结构 |
具有视频输入的高效,稳健的人体检测/追踪方法和系统 |
移动生物识别认证技术 |
银奖
基于判决回馈通道估计的采样频偏跟踪 |
安全和定位低功耗蓝牙(BLE)网络 |
用于道路安全和智能移动应用的车联网(C-V2X)系统 |
用于高频功率转换的三维功率器件封装 |
微纳米结构纳米尺寸聚集体包裹在微尺寸砾岩中用于电导的电极 |
多播消息的纠错方法 |
远程教育的多地点学习活动状态管理 |
机器学习人工字体生成 |
高效且精确的命名实体识别方法和装置 |
铜奖
2018
评判特别嘉许金奖
用于紧急通讯的B-TrunC(宽带集群通信)基站 |
先进安全设计的充电式电池 |
毋须针取血液样本的血糖测量仪 |
金奖
全景视频处理器 |
毋须使用条码的零售扫描器 |
3D高功率电子模块 |
窄带物联网 |
玻璃表面缺陷检测技术 |
可识别手写中文字的表格处理平台 |
强化反视角变换的车辆监测,追踪和定位技术 |
移动设备上的智能数据索引 |
银奖
快速评估微孔填充中电镀添加剂性能的装置和方法 |
使用表面贴图,物体阴影和单一相机进行接触和移动检测 |
全功能头戴式虚拟现实显示器 |
香港资讯及通讯科技奖
2021
银奖
优异证书
【智慧市民(智慧教育及学习)奖】智慧综合治疗学习系统(共同夺奖:贝智人工智能公司) |
2020
银奖
铜奖
【智慧出行(智慧交通)奖】UWB+V2X智慧出行路侧系统简化全新电子道路收费 |
2019
银奖
2018
金奖
香港工商业奖
2021-22
组别奖
【设备及机械设计组别】用于质量控制的端到端人工智能视觉检测平台 |
优异证书
【科技成就组别】Easy 5G解决方案─全球领先的5G技术 |
【设备及机械设计组别】NEXCAM 360(共同夺奖:Nexplore Hong Kong Limited) |
【创意组别】节能碳中和直流楼宇方案 |
2019
组别奖
【设备及机械设计组别】生物识别穿透式头戴显示器(共同夺奖:香港盈盛股份有限公司) |
优异证书
【设备及机械设计组别】用于光通信组件的快速多焦点自动检测设备(共同夺奖:昂纳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2018
组别奖
【科技成就组别】窄带物联网(NB-IOT) |
【设备及机械设计组别】用于工业磁头洁净室的协同移动机械手(共同夺奖:新科实业有限公司) |
优异证书
香港通讯业联会非凡年奖
2021
铜奖
【最佳5G应用方案组别】车联网(C-V2X)科技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