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應科院在商用和高性能的5G核心網絡領域上實現了重要的里程碑。應科院與科技巨頭英特爾公司 (Intel) 和美國的資訊科技廠商美超微電腦公司 (Supermicro)合作,在5G核心網絡性能取得重大突破,展示超過1.3Tbps的數據吞吐量。

相較去年於高性能 2U 架構伺服器上所展示的 200 Gbps吞吐量,今年的5G核心網絡性能表現顯著地提高。在2019年上海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上,應科院早已展示了與合作夥伴開發的5G 獨立組網 (SA) 核心網,以及為車聯網技術而開發的人工智能邊緣計算系統。
這個成果得來不易。應科院與英特爾多年來的團隊合作,在推動和優化5G技術的研發過程中,多番克服技術上的困難,才能一起取得如此成就。應科院網絡軟件總監苗家豪先生表示,僅在過去兩三年,我們才開始專注於5G 獨立組網核心網的研發,結果取得非凡的成績。
今年5G核心網絡性能突破1 Tbps,將提供更高的吞吐量、更高的速度和更低的時延,從而更有效地支援5G無線基礎設施,以及需要更高網絡容量和數據傳輸率的多元化業務。更多優點例如高靈活性及可延展至更多應用方案,可滿足不同的客戶需求。
應科院與英特爾在發展5G網絡技術的初期階段曾遇到過樽頸位,但團隊一起找到解決方案。通過使用應科院 5G 核心網數據面 (UPF) 提供高網絡吞吐量,配合英特爾的DDP (Dynamic Device Personalisation) 技術功能分配數據包,最後能有效地擴展到不同的中央處理器核心。

苗家豪先生在英特爾的一個聊天廣播節目中提到,隨着網絡卡的不斷優化,團隊希望將重點放在5G 核心網的兩種「極端配置」上,並藉着解決方案探究如何縮小或擴展容量,以研發出
「良好且出色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