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科院為本地企業提供開放式5G方案,成本僅為自行開發5G技術所需資金的一小部分,從而消除採用5G技術的主要障礙。應科院獲香港政府創新及科技基金的資助,協助降低發展科技的成本。部份機構與應科院合作創建專屬系統,而另一部份則選擇支付少量授權費,以獲得即時可用的現有方案。
這項技術一旦到位,能為創新科技帶來無限可能。正因為5G的低延遲,數據可以在1毫秒內到達目的地,而4G則有50毫秒的延遲。此外,5G還具有高連通性,每平方公里可以收集100萬個設備的數據。周先生指:「任何你能夠想像的物件上都可以有傳感器,而且它們都可以連接在一起。 5G的核心將會令城市變得更為智能。」
5G技術的一項關鍵應用為車聯網 (C-V2X),該技術讓車輛和道路基礎設施能夠互相通訊,從而提高道路安全。它可以為司機提供附近汽車或行人的警報,以及故障或緊急服務車輛靠近的警示,「最終達致極為安全的環境和非常有效的交通系統,」周先生稱。應科院目前正與運輸署合作,將於2021年初在沙田進行全球最大之一的C-V2X技術試驗。
5G技術也有望協助在智能製造領域方面取得重大進展。製造商可以建立自己的5G網絡,將自動導航車輛 (AGVs) 納入其中,這些車輛可以在黑暗的工廠或倉庫内進出,在難以觸及的區域運送物品或進行檢查,而不會與任何人或東西發生碰撞。周先生指出: 「頻寬對自動導航車輛非常重要,絕不能有延遲,否則會導致很多事故發生。」
本港初創企業ImageDeep就是眾多推行5G中受惠的公司之一。該公司生產定制的檢查系統-模擬人眼,提供遙距安全服務,以及監控建築工地、工廠、商場和學校的活動。
ImageDeep創辦人之一兼技術主管Niall Dorr認為5G為業務帶來前所未有的改變。該技術增強了初創公司用作監控快速生產線的系統,可以對每一種產品進行實時檢查,儘早發現缺陷,最終節省下游成本。5G科技節省員工在現場為客戶建立系統的時間。
Niall解釋道: 「我們通常會在每件產品經過生產線時拍下照片,用作區分好與壞。傳統上,這意味著員工需要在現場進行實時調整。現在只需把我們的系統直接送到工廠,他們安裝,然後我們進行遙距培訓。」他補充說,由於各個工廠的正常運行時間和停工時間各不同,聘請員工駐場的成本很高。「現在我們把這些數據集中到中心,這樣就可以有效地分配資源,為公司增加利潤。」
周先生表示,為了鼓勵更多香港企業採用5G技術,必先採取三個關鍵步驟。首先是確保技術是可用兼且可靠,其次是確保企業能負擔得起使用5G的費用,第三是提供實用案例,幫助企業了解其好處。「我視5G為一種工具,它的應用案例將為香港帶來經濟效益,這正好解釋了為什麼我們如此努力地與業界合作,建立用例,並為他們提供解決方案。」
應科院舉辦20周年Impact網上研討會 探討創科發展
探討受全球疫情影響下,如何利用創新科技應對這前所未有的難關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舉辦20周年Impact網上研討會,邀請卓越領袖及持份者探討創新及科技在短期內和長遠對香港的影響,發展香港的創新生態系統。
在11月11日在網上舉行的20周年Impact網上研討會,探討創新科技為香港帶來的機遇,同時探討受全球疫情影響下,創科可如何在這前所未有的動盪時期克服重重挑戰,協助香港應對這前所未有的難關。
應科院行政總裁周憲本先生表示:「未來將充滿挑戰,但是社會所面臨的每一個挑戰同樣是我們向前邁進的機會。正因如此,我們需要創新科技來幫助我們走出現狀。」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先生為應科院Impact網上研討會致開幕辭,他講述創新科技對香港長遠繁榮中的重要性。應科院董事局主席李惠光先生概述自2000年成立以來,應科院所取得的成就及其未來前景。
於四節主題演講上,香港科學院創院院長徐立之教授討論如何透過合作來推動進步、香港科技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學系李澤湘教授,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無人機製造商大疆創新的創始人之一,提出有關未來創新科技嘅見解、香港鐵路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金澤培博士討論未來港鐵顧客的生活,以及行政會議成員林正財醫生,分享疫情後健康科技的未來。
我們的六場專題討論涉及一系列主題,包括科技如何推動疫情後的經濟增長; 5G如何加速香港成為智慧城市;企業如何吸引具科技觸覺的消費者; 創新科技的進步如何在虛擬世界及跨境中影響全球供應鏈及航運、物流和電子商務; 健康科技如何影響未來的人口;以及令科技勞動力市場持續發展的條件。
重溫Impact網上研討會:
https://astri-impact.scmp.com/agenda